蘇子霜

中藥飲片 中藥學 去油制霜法 中藥炮製學 制霜法 中藥材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sū zǐ shuāng

2 概述

蘇子霜紫蘇子炮製品。紫蘇子制霜法清代已有,見《吳鞠通醫案》。紫蘇子脣形科植物紫蘇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的乾燥成熟果實[1]蘇子霜灰白色粗粉狀,氣微香[1]蘇子霜降氣平喘之功,但無滑腸之慮,多用於脾虛便溏喘咳患者[1]

3 蘇子霜炮製方法

清代有制霜(《吳鞠通醫案》)[1]

現在主要的炮製方法清炒蜜炙制霜[1]

紫蘇子的製法:取原藥材,洗淨,乾燥[1]

蘇子霜炮製方法爲:取淨紫蘇子,研如泥狀,加熱,用布或吸油紙包裹,壓榨去油,至藥物不再粘成餅,成鬆散粉末爲度,研細[1]

4 蘇子霜性狀

紫蘇子呈卵圓形,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網紋,基部稍尖,有灰白色點狀果梗痕[1]。果皮薄而脆,易壓碎[1]種子黃白色,子葉2,類白色,有油性[1]。壓碎有香氣,味微辛[1]

蘇子霜灰白色粗粉狀,氣微香[1]

5 紫蘇子性味歸經

紫蘇子味辛,性溫[1]。歸肺經[1]

6 紫蘇子的功效與主治

紫蘇子具有降氣消痰、平喘、潤腸的功能[1]

紫蘇子具有降氣化痰止咳平喘,潤腸通便功能。用於痰壅氣逆咳嗽氣喘,腸燥便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生品多用於腸燥便祕,如益血潤腸丸(《類證活人書》)[1]

炒蘇子辛散之性緩和,多用於喘咳,如治風寒喘咳的華蓋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1]

蜜蘇子長於潤肺止咳降氣平喘[1]

蘇子霜降氣平喘之功,但無滑腸之慮,多用於脾虛便溏喘咳患者[1]

7 蘇子霜炮製作用

紫蘇子生品多用於腸燥便祕,如益血潤腸丸(《類證活人書》)[1]

蘇子霜降氣平喘之功,但無滑腸之慮,多用於脾虛便溏喘咳患者[1]

8 蘇子霜的貯存方法

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通風乾燥[1]。防蛀[1]

9 參考資料

  1. ^ [1] 龔千鋒主編.中藥炮製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98-9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