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芥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táng jiè

2 《*辭典》:糖芥

2.1 出處

西藏常用中草藥

2.2 拼音名

Tánɡ Jiè

2.3 別名

岡託巴(藏名)

2.4 來源

十字花科植物披散糖芥種子。8~9月採收成熟果實曬乾,打下種子

2.5 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30~60釐米。莖直立,具棱,全株被叉狀伏硬毛。葉互生披針形,全靠,具短柄。總狀花序頂生;花較大,黃色;花瓣4;萼片4;花絲基部的中央和側面有蜜膿。長角果,具棱角,有種子1行。

2.6 生境分佈

生沙地、向陽山坡。分佈西藏等地。

2.7 化學成份

種子葡萄糖糖芥甙。全草中曾分離糖芥甙。

2.8 藥理作用

葡萄糖糖芥甙爲二糖甙,心電圖上具有強心甙作用

1克相當於10074貓單位,66200蛙單位,胃腸道給藥的生物活性較靜脈注射低9~12倍。四天的蓄積量爲8%。它能改善垂體後葉素凝血酶引起的冠脈循環紊亂及心肌代謝過程。能使大鼠尿量增加1.3~1.5倍。在試管內能抑制離子轉運所必需的ATP酶。

糖芥甙在心電由上也表現爲強心甙的特點。它能使在位貓心收縮振幅較正常增大2~3倍,心率減慢,最後心停於收縮期。切除迷走神經或注射阿托品後,其作用減弱,故除直接作用心臟外,尚有中樞作用糖芥甙對麻醉貓有暫時的升壓作用中樞性的)。在連神經兔耳標本上,小量擴張血管,大量則收縮,切除交感神經作用消失,故亦爲中樞性的。糖芥甙對離體貓心的冠狀血管,低濃度無影響,高濃度則使之收縮。它能增加肺循環。對貓有鎮靜作用,對小鼠有利尿作用

糖芥甙對酸、鹼很不穩定,在胃腸道中易於破壞。它無蓄積性,貓在四天內可消除給予量的90%。其生物活性爲1克含57000~60000鴿單位;貓的致死量爲0.09毫克/公斤,較毒毛旋花子甙(0.128毫克/公斤)、加拿大麻甙(0.16毫克/公斤)爲高;在慢性試驗中,則毒性較低。從貓單位與蛙單位的比例係數看,糖芥甙對溫血動物敏感。對急性冠脈血流紊亂(結紮冠脈左降支)的兔,可使心收縮加強,心肌攝氧量增加,對心律紊亂及心電圖的改變,均呈現治療作用。對實驗性心肌梗死的療效較毒毛旋花子甙K爲優。

2.9 性味

西藏常用中草藥》:"性寒,味甘澀。"

2.10 功能主治

西藏常用中草藥》:"清血熱,鎮咳,強心。治虛癆發熱肺結核咳嗽,久病心力不足,能解肉毒。"

2.11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錢。

2.12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