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辭典》:桃根
2.1 出處
《證類本草》
2.2 拼音名
Táo Gēn
2.3 別名
桃樹根(《聖惠方》)。
2.4 來源
爲薔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根或根皮。全年可採。
2.5 原形態
2.6 性味
《綱目》:"苦,平,無毒。"
2.7 功能主治
①《綱目》:"療黃疸,身目如金。"
③《貴州民間方藥集》:"煮水洗可治風溼;外用消癰腫。"
2.8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3兩。外用:煎水洗。
2.9 注意
孕婦忌服。
2.10 附方
①治黃疸身眼皆如金色:桃根,切細如箸若釵股以下者一握,以水一大升,煎取一小升,適寒溫空腹頓服。後三、五日,其黃離離如薄雲散,唯眼最後瘥,百日方子復。身黃散後,可時時飲一盞清酒,則眼中易散,不飲則散遲。忌食熱面、豬、魚等肉。(《傷寒類要》)
②治婦人數年月水不通,面色萎黃,脣口青白,腹內成塊,肚上筋脈,腿脛或腫:桃樹根一斤,牛蒡子根一斤,馬鞭草根一斤,牛膝二斤(去苗),蓬蘽根一斤。上藥都銼,以水三鬥,煎取一斗,去滓,更於淨鍋中,以慢火煎如餳,盛於瓷器中。每於食前,以熱酒調下半大匙。(《聖惠方》桃根煎)
④治骨髓炎:白毛桃(未嫁接)根白皮,加紅糖少許,搗爛外敷局部。(《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
2.11 摘錄
《*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