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中藥學 祛風清熱 中藥材 解毒 涼血止血 止咳祛痰
tián biān jú
田邊菊爲中藥名,出自《全國中草藥彙編》,爲《全國中草藥彙編》記載的紅管藥之別名[1]。
山白菊、田邊菊、山馬蘭、八月霜[2]。
菊科植物三褶脈馬蘭Aster ageratiodes Turcz.的全草[2]。分佈幾遍全國[2]。
苦、辛,涼[2]。
疏風清熱,祛痰止咳,涼血止血,解毒[2]。
1.治風熱感冒,支氣管炎,扁桃體炎,腮腺炎,乳腺炎,肝炎,腸炎,痢疾,吐血,衄血,泌尿系感染,鼻衄[2]。煎服:15~60g[2]。
2.搗敷治療瘡腫毒,蛇蟲咬傷,外傷出血[2]。
地上部分含黃酮類,從中分離出槲皮素、槲皮苷、異槲皮苷、芸香苷、山柰酚及其3-鼠李糖葡萄糖苷等[2]。根含皁苷[2]。
煎劑及所含黃酮在動物試驗中有鎮咳、祛痰、平喘作用及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的作用,並能促進小鼠甲狀腺對131碘的積聚和增加甲狀腺的活力,提高肌體組織細胞的能量代謝。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變形和痢疾桿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