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tiān xíng wēn yì
epidemic diseas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天行溫疫爲病名[1]。出《外臺祕要·傷寒門》。即溫疫[1]。指溫疫毒氣所致的傳染性、流行性病症[1]。與一般所稱的傷寒不同[1]。
參見瘟疫:瘟疫亦稱溫疫[2]。感受疫癘之氣,造成流行性急性傳染病的總稱[2]。《黃帝內經素問·本病論》:“民病溫疫早發,咽嗌乃幹,四肢滿,肢節皆痛。”後世常見者爲:1.暑熱疫毒,伏邪於胃[2]。症見壯熱煩躁,頭痛如劈,腹痛泄瀉,或見衄血、發癍、神志昏迷,舌絳苔焦等[2]。治宜清瘟解毒(見《疫疹一得》)[2]。2.癘氣疫毒,伏於募原[2]。初起憎寒壯熱,旋即但熱不寒,頭痛身疼,苔白如積粉,舌質紅絳,脈數等[2]。治宜疏利透達(見《瘟疫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