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旋

中醫眼科學 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tiān xuán

2 註解

天旋爲病證名[1]。清·黃庭鏡《目經大成》卷二:“此症通睛偏昃,白眼斜覘,蓋乾廓下傾,幼時所患者也,故曰天旋。其致非一,有襁褓中目病風熱上攻,腦筋急縮者;有驚風天吊,帶轉經絡,失於渙散者;有眼於牖下燈前,小兒望光既久,目系凝滯而偏者;有乳母挽抱飼乳,長夜不換手,臥側者。”屬目偏視[1]。本病應及時治療,否則難愈。

目偏視爲病證名[2]。又名眼偏視雙目睛通通睛[2]。症見雙眼平視前方時,一眼目珠偏斜於眥側(稱神珠將反);甚者偏斜眼之黑睛爲該側眼眶半掩或全部掩沒(稱瞳神反背),外觀只顯白睛[2]。《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人腑藏虛而風邪入於目……睛不正則偏視,此患亦有從小而得之者,亦有長大方病之者,皆由目之精氣虛,而受風邪所射故也”。本病相當於今之斜視[2]。如目珠轉動靈活者,常伴有近視遠視視力極差等候,相當於今之共轉性斜視[2]。多由嬰幼兒脾氣虛約束失權所致,治宜健脾益氣,用補中益氣湯參苓白朮散加減;由習慣不良或先天所致者,宜舒筋通絡,用正容湯加減;症見一眼或兩眼目珠驟然偏斜,向某些方向轉動受限,兼見頭痛目眩噁心嘔吐,視一爲二,但視物尚清晰者,相當於今之麻痹性斜視[2]。常由風熱風痰等所致,宜平肝清熱,祛風滌痰,用正容湯通肝散加減;因外傷所致者,在前方中選加紅花桃仁丹蔘赤芍活血化瘀之品[2]。此類疾患皆可用鍼灸治療[2]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4.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6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