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骨折

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tiān zhù gǔ shé

2 英文參考

fracture of cervical vertebr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天柱骨折爲病名[1]天柱骨頸椎,即頸椎骨折[1]。見《傷科補要》卷二。又名旋臺骨折,頸骨折玉柱骨折[1]。其命名多因醫家對頸椎功能或美譽而有不同之稱謂。因跌打墜撞所傷[1]。症見頸部疼痛,腫脹、壓痛明顯,活動受限,傷部以下有麻木知覺異常,嚴重者可出現四肢癱瘓,呼吸困難,甚至死亡[1]。治宜使患者仰臥,麻醉下手法復位,並用砂袋或磚等放於頸部兩側固定頸部,及時將頭部持續牽引[1]。內服復元活血湯加減或七釐散,待症狀好轉,改服接骨丸正骨紫金丹;過3~4周肢體功能恢復後,內服補腎壯筋丹、舒筋活血湯;頸支架固定,適當配合功能鍛鍊[1]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01.

治療天柱骨折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