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頭孢美唑介紹
2.1 藥品名稱
2.2 英文名稱
Cefmetazole
2.3 別名
頭孢氰四唑;甲氧氰甲硫四唑頭孢菌素;甲氧氰甲硫唑頭孢菌素;氰唑甲氧頭孢菌素;頭孢甲四唑;頭孢氰唑;頭孢氰唑氧;先鋒美他醇;先鋒美他唑;Cefmetazon
2.4 分類
抗生素 > 其他β內酰胺類
2.5 劑型
注射劑:每瓶0.25g,0.5g,1g,2g。
2.6 頭孢美唑的藥理作用
頭孢美頭孢美唑是一種半合成的頭黴素衍生物,抗菌性能與第二代頭孢菌素相近。頭孢美唑抗菌作用機制與其他頭孢菌素類藥相似,主要通過干擾細菌細胞壁生物合成,從而起抗菌作用。頭孢美唑在化學結構上與頭孢菌素相仿,但其頭孢烯母核的7位碳原子上有甲氧基,使其對多種β-內酰胺酶的穩定性增強,從而使頭孢美唑對一些頭孢黴素耐藥的菌株也具有較好的抗菌活性。頭孢美唑對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克雷白桿菌、吲哚陰性或陽性變形桿菌、脆弱擬桿菌等有較強的抗菌活性。
2.7 頭孢美唑的藥代動力學
頭孢美頭孢美唑口服不吸收,靜脈注射後吸收迅速。健康成人一次靜脈注射1.0g,約10min後達血藥濃度峯值,約爲188μg/ml。靜脈滴注1.0g,歷時60min滴完,血藥濃度約爲76μg/ml。藥物吸收後可廣泛分佈於體內器官組織、體液中。其中以腎、肺含量最高,膽汁也有較高濃度,痰液及腹腔積液次之。頭孢美唑不易透過正常腦膜,但在腦膜發炎時,腦膜的透入量增加,並達有效抗菌濃度。頭孢美唑可透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血循環,但極少向乳汁移行。頭孢美唑與血漿蛋白結合率約爲41%,半衰期約爲0.9~1.1h。頭孢美唑在體內幾乎不代謝,給藥後24h內約80%~90%以原形經尿液排出,另有少量藥物經膽汁排泄。正常人反覆給藥無蓄積作用。腎功能不全尤其是尿毒症無尿時,藥物排泄時間明顯延長。新生兒、早產兒藥物排泄時間,半衰期也相對較成人延長。
2.8 頭孢美唑的適應證
適用於治療敏感菌所致的肺炎、支氣管炎、膽道感染、腹膜炎、泌尿系感染、子宮及附件感染等。
2.9 頭孢美唑的禁忌證
2.10 注意事項
1.交叉過敏:對一種頭孢菌素類藥過敏者對其他頭孢菌素類藥也可能過敏;對青黴素類、青黴素衍生物過敏者也可能對頭孢菌素類藥過敏。
2.慎用:(1)孕婦、哺乳期婦女;(2)早產兒、新生兒;(3)有胃腸道疾病病史者,特別是潰瘍性腸炎、侷限性腸炎或抗生素相關性結腸炎者;(4)嚴重腎功能不全者;(5)高度過敏性體質者。
3.藥物對檢驗值或診斷的影響:(1)直接抗人球蛋白(Coombs)試驗可出現陽性反應。(2)以磺基水楊酸進行尿蛋白測定時可出現假陽性反應;(3)斑氏或斐林尿糖試驗可呈假陽性;(4)如採用Jaffe反應進行血清和尿肌酐測定時,可出現測定值假性升高。
2.11 頭孢美唑的不良反應
1.多見蕁麻疹、皮疹、藥物熱等過敏反應症狀,極少見過敏性休克。
2.消化系統:多見噁心、嘔吐和腹瀉等胃腸道症狀,偶有用藥致假膜性腸炎的報道。
3.肝毒性:少數患者用藥後可出現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鹼性磷酸酶暫時性升高。
5.血液系統:少數患者用藥後可出現嗜酸粒細胞增多、紅細胞減少等。
2.12 頭孢美唑的用法用量
1.(1)輕至中度感染:每天劑量1~2g,分2次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2)重度感染:每天劑量4~6g,分2~4次靜脈滴注。
2.兒童:靜脈給藥:(1)兒童(2~12歲)輕至中度感染:每天25~100mg/kg,分2~4次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2)兒童(2~12歲)重度感染(如細菌性腦膜炎、敗血症):劑量可用至每天150mg/kg,分2~4次靜脈滴注。
2.13 藥物相互作用
2.與丙磺舒合用可延長頭孢唑血漿半衰期,提高頭孢美唑的血藥濃度。
4.與傷寒活疫苗同用可降低傷寒活疫苗的免疫效應,可能的機制是頭孢美唑對傷寒沙門菌具有抗菌活性。
2.14 專家點評
頭孢美唑對革蘭陰性菌和厭氧菌的抗菌活性比第一代頭孢菌素廣。適用於敏感菌所致的敗血症、呼吸道、膽道、泌尿系統和子宮感染等。國內報道,爲評價頭孢美唑的臨牀療效,對1926例各種感染性疾病患者應用頭孢美唑,結果顯效爲56.5%,有效爲33.7%,總有效率爲89.7%。並在體外做了頭孢美唑的藥敏試驗,結果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沙門菌、志賀菌、肺炎克雷白桿菌及變形桿菌等均對頭孢美唑敏感。對外科手術預防用藥,頭孢美唑顯示有良好的預防手術感染的效果。不良反應發生率爲4.2%。國外報道,應用頭孢美唑治療敏感細菌所致的菌血症、呼吸系統、消化系統、膽道、尿道感染、腹膜炎和子宮腔感染等710例,靜注或靜脈滴注,每天1~4g。其中對菌血症的有效率爲69.2%,對呼吸系統、膽道和尿道感染的有效率爲75%~88%,對術後腹膜炎的有效率爲73%,對創面和術後感染的有效率爲86%。
3 頭孢美唑中毒
頭孢美唑(先鋒美他醇、頭黴甲氧氰唑)性能與第二代頭孢菌素相似。本藥對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和厭氧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靜脈滴注給藥,半衰期爲爲1h,腎功能減退時明顯延長。成人1d量爲1~2g,分2次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重症感染患者用量不超過4g/d。不良反應在消化道有噁心、嘔吐和腹瀉等;偶可見過敏反應有蕁麻疹、皮疹、藥物熱等,有發生過敏性休克的報道;偶見嗜酸粒細胞增多、白細胞和紅細胞減少;少數患者有血清轉氨酶和鹼性磷酸酶升高。極少數患者發生假膜性腸炎和念珠菌所致的二重感染。用藥中發生過敏反應即停藥,腎功能受損者應慎用,出現二重感染時及時調整抗生素應用。對症治療。[1]
4 參考資料
- ^ [1] 張彧主編.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8: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