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黃柏

清熱解毒 清熱燥溼 中醫學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tǔ huáng bǎi

2 概述

土黃柏中藥名,出自《江西草藥》。爲《植物名實圖考》記載的十大功勞之別名[1]

4 來源及產地

小檗科植物闊葉十大功勞Mahonia bealei (Fort.) Carr.或狹葉十大功勞M. fortunei (Lindl.) Fedde的根及莖。前者分佈陝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後者分佈浙江、湖北、四川等地[2]

5 性味

苦,寒[2]

6 功能主治

清熱,燥溼,瀉火,解毒[2]

1.治溼熱瀉痢溼熱淋濁風溼痹痛,急性黃疽型傳染性肝炎,肺炎肺結核支氣管炎,吐血衄血咽喉腫痛牙痛。煎服:9~15g[2]

2.治目赤腫痛,製成眼藥水點眼;癰腫瘡毒,研末蜜調敷[2]

7 化學成分

闊葉十大功勞主含小檗鹼。狹葉十大功勞小檗鹼、掌葉防己鹼小檗胺鹼、木蘭花鹼、藥根鹼等,莖還含尖刺鹼、小檗胺[2]

8 藥理作用

粗提取物與小檗鹼對多種革蘭陽性陰性細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對結核菌療效差。體外能抑制某些病毒真菌鉤端螺旋體、滴蟲、草履蟲等。小檗鹼有輕度利膽、降血清膽甾醇、消炎等作用;還報告有解熱、抗利尿局部麻醉、鎮靜、鎮痛及輕度抗癌、抗放射等作用小檗鹼還有降低血糖作用。對腦損傷亦有一定保護作用。口服後血濃度不易維持。毒性很輕。十大功勞生藥受熱愈高,則小檗鹼含量降低愈多[3]

9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7.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2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