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tuò tāng
拓湯
黃芩1兩,黃連1兩,大黃1兩,當歸1兩,芒消1兩,甘草1兩。
瘭疽浸淫,欲作未成,或如桃李核,或如雞子赤焮。
以水6升,煮取3升,去滓,還鐺中,納芒消1沸,貼布帛中,以拓腫上數百遍。
升麻2兩,黃連2兩,大黃2兩,芎2兩,羚羊角2兩,當歸2兩,甘草2兩,黃芩3兩。
丹毒、痛疽始發焮熱。
以水1鬥,煮取5升,去滓,又還鐺中,納芒消3兩,上火令1沸,用帛拓腫上數過,腫熱便隨手消盡。
大黃拓湯
大黃1兩,甘草1兩,當歸1兩,芎1兩,白芷1兩,獨活1兩,黃芩1兩,芍藥1兩,升麻1兩,沉香1兩,青木香1兩,木蘭皮1兩,芒消3兩。
小兒數十種丹。
上(口父)咀。以水1鬥1升,煮取4升,去滓,納芒消,以綿搵湯中,適寒溫拓之。幹則易之,取愈止。
《千金方衍義》:拓湯清解表裏熱毒,藥皆純良無奇。木蘭皮近世罕用,考諸《本經》,治大熱在皮膚中,去面熱、赤皯、酒皶等證,使熱從皮腠而散也。
大黃拓湯(《聖濟總錄》卷一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