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菸葉

祛風除溼 消腫散結 理氣藥 中醫學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tǔ yān yè

2 概述

土菸葉中藥名,出自《中國樹木分類學》。即《南寧市藥物志》記載的野菸葉[1]

3 別名

土菸葉、假菸葉、臭煙[2]

4 來源及產地

茄科植物茄樹Solanum verbascifolium L.的葉。分佈我國南部、西南部[2]

5 性味

苦、辛,平,有毒[2]

6 功能主治

祛風除溼理氣止痛,散結,消腫[2]

1.治脘腹脹痛,煎服,6~9g[2]

2.治風溼腳痛,煎水洗;跌打腫痛,搗爛酒炒敷;瘰癧,癰癤腫毒,溼疹,皮炎,搗敷或煎濃汁洗[2]

7 化學成分

葉含澳洲茄鹼(Solasonine)。澳洲茄邊鹼、澳洲茄二烯(Solasodiene)、密花茄鹼(Solafloridine)、番茄烯胺(Tomatidenol)、薯蕷皁苷元等。還含野菸葉鹼、番茄胺等[2]

8 藥理作用

水提物使兔心收縮不全,煎劑對狗有降壓作用。水提取物能興奮離體動物腸管,對小鼠有鎮靜作用[2]

9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7.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8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