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膜囊腫

疾病 消化內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wǎng mó náng zhǒng

2 英文參考

cyst of omentum

omental cyst

3 疾病代碼

ICD:K92.8

4 疾病分類

消化內科

5 疾病概述

網膜囊腫(omental cyst)是罕見病,僅佔網膜疾病的5%左右,其發病率遠較腸繫膜囊腫爲低,二者之比約爲1∶5。網膜囊腫位於網膜的兩層膜之間,分爲真性囊腫和假性囊腫。臨牀表現因囊腫大小和有無併發症而異,將其歸納爲4型:

1.腹塊型 腹部明確觸及無壓痛,移動性大的囊性腫塊,可伴有腹部隱痛或墜痛。

2.假腹水型 僅見於巨型大網膜囊腫,腹部逐漸增大,全腹膨隆,不能明確觸及腫塊,液波震顫感明顯,但無移動性濁音。

3.隱匿型 多是小囊腫,爲腹部手術時偶然發現。

4.急腹症型 囊腫併發扭轉、內出血、破潰或繼發感染時,可致急性腹痛,並出現腹膜刺激徵。囊內出血囊腫迅速增大,易感染。因多數囊腫爲多房性,感染不易控制患者出現高熱或長期低熱,有間歇性腹痛精神不振、食慾不佳、消瘦貧血等消耗中毒症狀,臨牀上酷似結核性腹膜炎。很易誤診囊腫破裂表現爲在外力打擊腹部後或各種原因導致腹內壓增加時,突然劇烈腹痛腹脹加重,伴明顯貧血,有明顯的血性甚或炎症腹膜炎表現,常似急腹症收住院。囊腫扭轉發生大網膜遊離部的中、小囊腫活動範圍廣泛,由於重力關係囊腫扭轉,臨牀上表現爲持續性腹痛伴陣發性加劇,伴噁心嘔吐體檢發現腹部腫塊,手術後證實爲網膜囊腫扭轉。

6 疾病描述

網膜囊腫(omental cyst)是罕見病,僅佔網膜疾病的5%左右,其發病率遠較腸繫膜囊腫爲低,二者之比約爲1∶5。大網膜囊腫位於網膜的兩層膜之間,分爲真性囊腫和假性囊腫,前者多是由於先天的異位淋巴組織異常發育淋巴管梗阻所致,其囊壁薄,壁內被覆單層內皮細胞,可爲單房或多房,內容物多是淡黃色漿液和乳糜樣液,伴有出血感染的病例,囊內液呈血性、草綠色、橙紅色或咖啡色,囊壁肥厚充血水腫,內膜多消失;後者可因炎症損傷寄生蟲等引起,其囊壁厚,由炎性細胞纖維結締組織構成,無襯裏內皮細胞,多爲單房,內含混濁炎性滲出液或血性。

其病理類型包括:

1.單發多房性囊腫

2.多發性囊腫

3.與腸繫膜囊腫並存。以前者佔多數,囊腫大小不等,小者如米粒,大者似兒頭,甚至佔滿整個腹腔。多數病例其囊壁與腹膜或腹腔臟器有粘連。

7 症狀體徵

囊腫一般多無臨牀症狀,常常是開腹手術時偶然發現。大的囊腫可有症狀,以腹部脹滿感和腹痛爲特點。病人自己往往偶爾在夜間發現腹內有包塊,仰臥時腹部有重壓感,併發腸梗阻腸扭轉時,可發生劇烈腹痛。腹部檢查:在腹部可捫及腫塊腫塊多位於上腹部,柔軟,有囊性感,活動比較大,無壓痛或有深在性壓痛,發生大網膜的中、小型囊腫,其界限清楚易觸到,活動範圍廣泛。而巨型囊腫或有併發症者,觸診不清,易誤診結核性腹膜炎腹水等,巨型網膜囊腫仰臥位時,全腹叩診呈濁音,僅兩脅部或腰部呈鼓音,在深處聽到腸鳴音,全腹有振水感,但無移動性濁音。

本病的臨牀表現因囊腫大小和有無併發症而異,將其歸納爲4型:

1.腹塊型 腹部明確觸及無壓痛,移動性大的囊性腫塊,可伴有腹部隱痛或墜痛。

2.假腹水型 僅見於巨型大網膜囊腫,腹部逐漸增大,全腹膨隆,不能明確觸及腫塊,液波震顫感明顯,但無移動性濁音。

3.隱匿型 多是小囊腫,爲腹部手術時偶然發現。

4.急腹症型 囊腫併發扭轉、內出血、破潰或繼發感染時,可致急性腹痛,並出現腹膜刺激徵。囊內出血囊腫迅速增大,易感染。因多數囊腫爲多房性,感染不易控制患者出現高熱或長期低熱,有間歇性腹痛精神不振、食慾不佳、消瘦貧血等消耗中毒症狀,臨牀上酷似結核性腹膜炎。很易誤診囊腫破裂表現爲在外力打擊腹部後或各種原因導致腹內壓增加時,突然劇烈腹痛腹脹加重,伴明顯貧血,有明顯的血性甚或炎症腹膜炎表現,常似急腹症收住院。囊腫扭轉發生大網膜遊離部的中、小囊腫活動範圍廣泛,由於重力關係囊腫扭轉,臨牀上表現爲持續性腹痛伴陣發性加劇,伴噁心嘔吐體檢發現腹部腫塊,手術後證實爲網膜囊腫扭轉。

8 疾病病因

病因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淋巴管某段阻塞而擴大形成囊腫

2.胚胎細胞變異 囊腫可由遺留或異位的胚胎組織增殖發展而成。

3.損傷出血 由血腫退化而成,可能爲異物或手術損傷

4.炎症反應 假性囊腫多爲炎症反應以後發生,可以是脂肪壞死的結果,也可以是其他原因所致。

9 病理生理

大網膜囊腫分真性囊腫和假性囊腫兩類。真性囊腫比較罕見,由於先天的異位淋巴組織異常發育淋巴管梗阻所致。其囊壁薄,壁內被覆單層內皮細胞,可爲單房或多房,內容物多是淡黃色漿液和乳糜樣液。假性囊腫多繼發於大網膜外傷血腫炎症脂肪壞死或異物反應。其囊壁厚,僅爲纖維組織,無襯裏內皮細胞,多爲單房,內含有混濁炎性滲出液血液

10 診斷檢查

11 診斷

胃腸鋇餐X線檢查可發現小腸移位及壓迫徵,不易和腸繫膜腫物鑑別。皮樣囊腫偶可見鈣化或牙齒骨骼結構超聲波有助於判斷囊腫是單房或多房,但需與腸繫膜囊腫、後腹膜囊腫卵巢囊腫鑑別,B超可見囊腫隨呼吸上下移動,小腸移至腹膜後壁。靜脈腎盂造影有助於與腹膜囊腫鑑別。確切定位最好做CT掃描,但CT也不易明確囊腫來源。也可行腹腔動脈造影,可顯示大網膜動脈及其分支延長幷包繞囊腫影像。常需手術探查進行最後確診。

12 實驗室檢查

急腹症時,大部分病人可出現末梢白細胞數增高。

13 其他輔助檢查

1.腹部X線平片 可見腹部有充滿液體的軟組織塊影,皮樣囊腫有時可有鈣化、骨骼和(或)牙齒結構

2.鋇餐檢查 可有小腸移位或壓迫徵象,小腸被推移到後上腹部及脊柱兩旁,胃向上移位,前腹壁與小腸間距明顯增寬。鋇灌腸檢查見橫結腸向上移位,升降結腸向後外側移位。

3.B超檢查 爲首選檢查方法,若能顯示緊貼前腹壁、邊界明確、易被探頭向各方推動移位的囊性腫塊,且與肝、脾、胰、腎和卵巢分界清楚,則對本病的診斷有重要價值。鑑於該項檢查簡便、快速、無痛苦,故對併發扭轉或內出血大網膜囊腫的診斷尤爲實用。

4.腹腔動脈造影 顯示大網膜動脈及其分支延長幷包繞囊腫影像,爲本病的診斷提供直接而有力的證據。

5.腹腔鏡 可直視腫塊

14 鑑別診斷

本病缺乏特徵性的症狀和體徵,故臨牀診斷較爲困難,文獻報道術前正確診斷率僅爲13%~57%,臨牀上應與結核性腹膜炎腸繫膜淋巴結炎腸繫膜囊腫、棘球絛蟲囊腫等鑑別。

1.結核性腹膜炎 本病主要是兒童期和青壯年的疾病,女性多見,臨牀上有亞急性型及慢性型等多種表現,多數有低熱、體弱、消瘦貧血盜汗腹瀉中毒症狀腹水常見,移動性濁音陽性,常有輕度的壓痛和肌緊張,呈典型的“麪糰樣”觸感,結核菌素試驗有診斷價值。

2.非特異性腸繫膜淋巴結炎 本病好發於學齡前及學齡兒童,男孩較多,患兒常有近期上呼吸道感染史,典型的症狀爲臍周、右下腹及右側腹絞痛,痛疼間歇期患兒感覺良好,白細胞計數增高。

3.棘球絛蟲囊腫 本病最多見於牧區居民,男性較多,臨牀表現無鑑別意義,但借沉澱試驗,補體結合試驗Casoni試驗可以鑑別。

4.腸繫膜囊腫 腸繫膜囊腫網膜囊腫在臨牀上很難鑑別,選擇性腸繫膜動脈造影有重要意義,腸繫膜囊腫可使腸繫膜血管被推向上或被分開。

15 治療方案

網膜囊腫一旦確認,應予以手術治療,不主張B超或CT引導下抽吸治療。單發的較小囊腫,應完整切除。囊腫與胃、腸管粘連緻密無法分離時,原則上應連同受累部分一併切除,但對和小腸廣泛粘着的巨大淋巴管囊腫,爲避免大量小腸切除,也可行囊腫次全切除,殘留部分如有間隔,應儘量貼壁剪除,使之開放,後用3%碘酊塗擦殘留囊壁,以破壞其內膜。

大網膜囊腫切除後,應仔細探查小網膜、胃結腸韌帶、脾胃韌帶結腸小腸系膜等處有無囊腫,以免遺漏。

對巨型囊腫應逐漸抽液減壓後再切除,如直接將囊腫托出腹腔外,會導致腹壓突然明顯下降,影響心、肺功能及血流動力平衡而造成生命危險。切除巨大囊腫後,需要較長時間應用腹帶,防止腹腔臟器及腹壁下垂。

16 併發症

本病可併發腸梗阻腸扭轉,臨牀出現劇烈腹痛

17 預後及預防

18 預後

網膜囊腫切除後預後良好。

19 預防

如爲原有疾病(如損傷出血血腫退化形成)而致本病者,治療原發病,預防出現網膜囊腫

20 流行病學

網膜囊腫發生於任何年齡,半數以上在小兒期發病,男性多於女性,男女之比約3.7∶1。

21 特別提示

原有疾病(如損傷出血血腫退化形成)而致本病者,治療原發病,預防出現網膜囊腫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