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言

中醫學家 中醫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wáng rǔ yán

2 註解

王汝言王綸王綸(15世紀中至16世紀初)爲明代官吏兼醫家,字汝言,號節齋,慈溪人[1]。因父病而學醫,成化二十年(一說弘治年間)舉進士,官至右副都御史[1]。並在宦餘爲人治病,常有良效[1]。卒年78歲[1]。他根據古代本草張潔古李東垣朱震亨等名醫著作,刪篩編纂成《本草集要》;另把朱、李學說結合起來,加上個人經驗,編成《明醫雜著》(撰於1502年)[1]。他的著述對薛己等有相當影響[1]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0.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