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簡介
王士雄(1808~1866?)[1],清末醫學家[2]。字孟英[2],號夢隱(一作夢影),又號潛齋、半癡山人、隨息居士、睡鄉散人、華胥小隱。浙江錢塘人[備註]浙江鹽官(今浙江海寧縣),曾遷居杭州、上海[2]。出身世代醫家,曾祖王學權精於醫學[2],祖王國祥、父王升均爲良醫。少年時家貧,當過鹽行會計,邊鑽研醫學[2]。
4 學術貢獻
王士雄對溫病的證治和理論有獨到見解,爲我國近代較有影響的溫病學家之一,對霍亂的辨證論治積累了豐富經驗[2]。著有《溫熱經緯》、《霍亂論》、《歸硯錄》[2]。並將自己的臨證醫案整理成書(《王氏醫案》),還參注了不少醫書,如《女科輯要》、《四科簡效方》等[2]。他對於當時已傳入的西方解剖、生理學等,持較開明的態度,並對一概拒絕西說而認爲中西臟腑不同等論點,曾加以批駁[2]。
王士雄十四歲起父亡後,開始學醫,後寓居常山縣行醫,尤擅長溫病,曾屢起沉痾,醫名遂大振。後於咸豐中徙居上海。根據《內經》、《傷寒》等有關典籍,他深研有關溫病的理論,又深研其前代及同時代有關溫病各家學說,包括葉桂、薛雪。其著作甚豐,重要者有《溫熱經緯》、《霍亂論》等。其《溫熱經緯》是溫病學派中重要著作,經緯意指以黃帝內經、傷寒論等爲經,葉、薛諸家之說爲緯,而以伏邪、新感爲兩大辨證綱領;其《霍亂論》則是以當時流行之霍亂症爲背景,詳辨時疫之霍亂及非時疫霍亂,提出時疫霍亂與環境中三毒邪有關。此外,又撰《隨息居飲食譜》一卷、《歸硯錄》四卷、《重慶堂隨筆》,還有《潛齋簡效方》等多種。其中,《隨息居飲食譜》系營養及食療方面專書,在這方面頗有影響;《重慶堂隨筆》、《歸硯錄》等爲平時臨證之心得,其間或採西說以議論,亦多醫案報告。
曾祖:王學權
祖:王國祥
父:王升
《溫熱經緯》([清] 王士雄)全文在線閱讀:/guji/531/wenrejingwei/index.html
《隨息居重訂霍亂論》([清] 王士雄)全文在線閱讀:/guji/539/suixijuzhongdinghuoluanlun/index.html
《歸硯錄》([清] 王士雄)全文在線閱讀:/guji/499/guiyanlu/index.html
《王氏醫案繹注》([清] 任錫庚)全文在線閱讀:/guji/469/wangshiyianyizhu/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