鍼灸學 中醫學家 中醫學
wáng xī
王熙即王叔和[1]。王叔和(公元3世紀)爲西晉著名醫學家,名熙,高平(今山西高平,一說山東濟寧)人[2][3]。曾任太醫令,對脈學有較深研究,集錄其前代文獻中有關脈學的內容結合個人的體會,曾撰《脈經》十卷,列述24種脈象的意義,使古代脈學系統化[3][3]。並重視鍼灸治療,首次較系統地記述了臟腑俞、募穴的名稱、位置和應用[3]。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脈學專著,對國外也有一定的影響[3]。他還將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加以整理,對於保存古代醫學文獻、促進醫學發展有一定貢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