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穴 鍼灸學 中醫學
wèi yáng
Chōngyáng ST42[中國鍼灸學詞典]
衞陽即衞(衝)陽。衞,繁體“衞”字誤,見《刪繁刺灸諸穴集要》。[1]
衝陽爲經穴名(Chōngyáng ST42)。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屬足陽明胃經。爲本經原穴。衝:衝要、衝動;陽:陰之對。此指足背。穴在足背動脈搏動處,故名。在足背,第2蹠骨基底部與中間楔狀骨關節處,可觸及足背動脈。正坐取穴。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踇短伸肌→中間楔骨。有健脾化溼、和胃寧神的作用。主治頭面、脾胃及局部等疾患。如頭重頭痛、口眼喁斜、齒痛頰腫、嘔吐、胃脘痛、不嗜食、足緩不收、足背紅腫、癲狂等。現代又多用於治療齒齦炎、癲癇、脈管炎等。一般避開動脈直刺0.3~0.5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