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雪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wò xuě tāng

2 處方

蒼朮240克(去皮)厚朴120克(去皮)當歸(洗)川芎 白芍藥 防風 橘皮(去白)葛根 甘草各60克

3 製法

上藥哎咀。

4 功能主治

外感風寒溼邪,表證未解,壯熱惡風,聲重鼻塞頭痛身疼。

5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225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溫服

6 摘錄

《百一選方》卷七

7 三因》卷六

7.1 別名

神效沃雪湯

7.2 組成

蒼朮6兩,乾薑(炮)6兩,甘草(炙)6兩,防風4兩,幹葛4兩,厚朴(制,炒)4兩,芍藥4兩。

7.3 主治

時行疫癘,嵐瘴惡氣

7.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半,水2盞,煎7分,去滓服。

7.5 製備方法

銼散

7.6 附註

神效沃雪湯(《準繩·傷寒》卷七)。方中乾薑,《普濟方》作“樸消”。

8 《外臺》卷十引《範汪方》

8.1 組成

麻黃4兩(去節),細辛2兩,五味子半升,桂心1兩,乾薑1兩,半夏8枚(洗去滑,一方4兩)。

8.2 主治

上氣不得息臥,喉中如水雞聲,氣欲絕。

8.3 用法用量

以水1鬥,先煎麻黃去上沫,內餘藥,煮取3升,絞去滓,適寒溫,服1升,每日2次。亦可從5合,不知稍增。

8.4 製備方法

上切。

8.5 用藥禁忌

忌生蔥、生菜羊肉、餳。

8.6 附註

投杯麻黃湯(原書同卷)、投杯湯(《醫心方》卷九引《小品方》)。

9 《百一》卷七

9.1 組成

蒼朮8兩(去皮),厚朴4兩(去皮),當歸(洗)2兩,川芎2兩,白芍藥2兩,防風2兩,橘皮(去白)2兩,葛根2兩,甘草2兩。

9.2 功效

溫和表裏,適順陰陽

9.3 主治

四時傷寒時行瘟疫風溼陰陽兩感表證未解,身體壯熱疼痛惡風,聲重鼻塞頭痛四肢項頸煩倦;及霧溼瘴氣;觸冒寒邪。

9.4 用法用量

(口父)咀。每服3錢,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溫服

10 東醫寶鑑·外形篇》卷一引《類聚方

10.1 組成

薄荷3兩,甘草1兩4錢,荊芥穗1兩2錢,白鹽1兩2錢,天花粉2錢7分,縮砂仁1錢。

10.2 主治

目昏眩,精神不爽,咽乾鼻塞

10.3 用法用量

每服1錢,湯點服。

10.4 製備方法

上爲末。

11 衷中參西》上冊

11.1 組成

山藥1兩半,牛蒡子4錢(炒,搗),柿霜餅6錢(沖服)。

11.2 主治

肺陰分虧損,飲食懶進,虛熱勞嗽;及一切陰虛之證,兼腎不納氣作喘者。

11.3 臨牀應用

喘證:一人,年四十餘,素有喘證,薄受外感即發。醫者投以小青龍湯,一劑即愈,習以爲常。一日喘證復發,連服小青龍湯三劑不愈,其脈五至餘,右寸浮大,重按即無。知其前服小青龍湯即愈者,因其證原受外感;今服之而不愈者,因此次發喘原看無外感也。爲擬此湯,服兩劑全愈,又數服以善其後。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