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Mume and Aluminis Pill[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4 《雜病源流犀燭·六淫門》卷十四方之烏白丸
4.1 組成
烏梅肉、生薑各四兩,白礬、半夏各二兩(搗勻,以新瓦夾定,火焙三晝夜),神曲、麥芽、青皮、陳皮、莪術、丁香皮、大腹子各一兩[1]。
4.2 製法
上藥爲末,酒糊爲丸[1]。
4.3 用法用量
每服五十丸,薑湯送下[1]。
4.4 功能主治
5 《醫學入門》卷七方之烏白丸
5.1 方名
5.2 組成
烏梅1斤,生薑1斤,白礬半斤,半夏半斤(搗勻,用新瓦夾定,火焙3日夜),神曲4兩,麥芽4兩,陳皮4兩,青皮4兩,莪術4兩,丁皮4兩,大腹子4兩,枳殼4兩。
5.3 製備方法
上爲末,酒糊爲丸。
5.4 功效主治
5.5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生薑湯送下。
6 《活幼心書》卷下方之烏白丸
6.1 方名
6.2 組成
綿川烏(湯浸潤,略炮,去皮臍)1兩,草烏(略炮,去皮)1兩,川白芷1兩,蒼朮(如上制)1兩。
6.3 製備方法
上藥銼,焙,爲末,用生蔥汁合面糊丸,如綠豆大。慢火焙乾,晴曬亦好。
6.4 功能主治
《活幼心書》卷下方之烏白丸主治5-6歲以上小兒,頭風苦痛,或一邊作痛,及聤耳。
6.5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至50丸,或70丸,食後、臨臥用溫清茶送下。
6.6 附註
7 《普濟方》卷六十六引《聖惠》方之烏白丸
7.1 方名
7.2 組成
草烏7個(生用),礬少許。
7.3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7.4 功能主治
《普濟方》卷六十六引《聖惠》方之烏白丸主治牙痛,諸藥不效者。
7.5 用法用量
8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