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沉湯

理氣和中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wū chén tāng

2 英文參考

Linderae and Aquilariae Resinati Decoctio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烏沉湯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四首。

4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方之烏沉湯

4.1 方名

烏沉湯

4.2 組成

烏藥一百兩,沉香五十兩,人蔘三兩,甘草四兩半[1]

天台烏100兩,沉香50兩,人蔘3兩,甘草(爁)4兩半。

4.3 製備方法

上藥爲末[1]

4.4 功效主治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方之烏沉湯主治吐瀉轉筋,癥癖疼痛風水毒腫,冷風麻痹中惡腹痛蠱毒疰忤,宿食不消;時行瘴疫,膀胱、腎間冷氣攻衝,背膂俯仰不利,及婦人血氣攻擊,心腹撮痛[1]

功在和一切氣,除一切冷,調中補五臟,益精壯陽道,暖腰膝,去邪氣。主治吐瀉轉筋,症癖疼痛風水毒腫,冷風麻痹。又主中惡腹痛蠱毒疰忤鬼氣,宿食不消,天行瘴疫,膀胱,腎間冷氣攻衝,背膂俯仰不利,及婦人血氣攻擊,心腹撮痛,並宜服之。

4.5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加生薑三片、鹽少許,空腹食前沸湯點服[1]

5 醫林繩墨大全》卷九方之烏沉湯

5.1 方名

烏沉湯

5.2 組成

川芎1錢,當歸1錢,白芍1錢,香附8分,烏藥8分,甘草5分,陳皮5分。

5.3 功能主治

醫林繩墨大全》卷九方之烏沉湯主治悲哀甚而致血崩者。

5.4 用法用量

水煎服。

6 普濟方》卷二二四引《澹寮方》之烏沉湯

6.1 方名

烏沉湯

6.2 組成

人蔘1兩,當歸(大者,去蘆)1兩,白朮(炒)1兩,天臺烏藥半兩,沉香半兩,附子(煨,去皮臍)1兩,白茯苓(去皮)1兩,肉桂(去皮)半兩。

6.3 製備方法

上藥爲末。

6.4 功效主治

普濟方》卷二二四引《澹寮方》之烏沉湯功在生氣血,補心腎。

6.5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水1盞,加生薑5片,大棗1個,水煎,空心服。

7 《直指小兒》卷二方之烏沉湯

7.1 方名

烏沉湯

7.2 組成

天麻2錢,人蔘1錢,真川烏(生)1錢,全蠍(焙)1錢,南星(炮)1錢,木香1錢,沉香1錢,甘草(炒)半錢。

7.3 製備方法

銼散

7.4 功效主治

《直指小兒》卷二方之烏沉湯功在驅風助胃。主治小兒慢驚風

7.5 用法用量

每服3字,加生薑3片,慢火煎,取其半與之。

8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6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