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藥(中藥) 清熱解毒 中醫學 利溼行水 中藥學
wū jiǔ
Davallia tenuifolia
Stenoloma chusana[朗道漢英字典]
common wedgelet fern leaf[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Folium Stenoloma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烏韭爲中藥名,出自《神農本草經》,爲《廣西中藥志》記載的大葉金花草之別名[1]。
金花草、雉雞尾、孔雀尾、烏韭、細葉鳳凰尾[2]。
鱗始蕨科植物烏蕨Stenoloma chusana (L.)Ching的全草或根莖[2]。分佈長江以南各地,西至四川、雲南,北達陝西[2]。
苦,寒[2]。
清熱解毒,利溼,止血[2]。
1.治風熱感冒,咳嗽,扁桃體炎,腮腺炎,腸炎,痢疾,肝炎,白帶,吐血,便血,尿血[2]。煎服:30~60g[2]。
2.治癰腫,湯火傷,鮮葉搗敷或幹葉研末調敷[2]。
葉含牡劑素、丁香酸、原兒茶醛、原兒茶酸[2]。
本品煎劑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福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人型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全草煎劑給小鼠灌胃,對眼鏡蛇毒有保護作用[2]。全草醇提物可降低小鼠砷中毒死亡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