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 清熱涼血 消積化痰 中醫學 中藥學
wū yù
烏芋爲中藥名,出自《廣雅》,爲《日用本草》記載的荸薺之別名[1]。
烏芋、地慄、馬蹄[2]。
莎草科植物荸薺Eleocharis tuberosa (Roxb.) Roem. et Schult.的球莖[2]。我國大部分地區均產[2]。
甘,寒[2]。入肺、胃,肝經[2]。
清熱涼血,化痰,消積,除翳[2]。
1.治熱病煩渴,痰熱咳嗽,矽肺,咽喉腫痛,口腔炎,瘰癧[2]。
2.治黃疸,熱淋,膈氣,痞積,血痢,便血,血崩,高血壓病[2]。內服:煎湯,60~120g;或搗汁飲[2]。
3.取汁滴目或澄粉配眼藥點目,治目赤熱痛及障翳[2]。
本品含荸薺素(Puchiin)[2]。
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大腸桿菌等有抑制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