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針

鍼灸工具 鍼灸學 中醫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wǔ zhēn

2 註解

武針文針對舉,即火針。出《金針百日通》。以其刺激兇猛,似有斬關奪隘之勢,因名。[1]

參見火針

火針爲針具名。見《備急千金要方》。又稱燔針焠針燒針。古時以麻油燈火燒紅針尖點刺。針具用銅、鐵製成,針柄夾以骨或竹、木,以避免燙手。近人改用不鏽鋼絲或鎢絲、鉬絲製成不同粗細的火針,以酒精燈燃點,待針赤後刺激穴位,主要用於癰腫膿瘍未潰、瘰癧、疣、痣、息肉等。[2]

火針[2]

參見文針

文針武針對舉,即溫針。以其刺激溫和而名。出《金針百日通》。[3]

3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09.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60.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5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