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格

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xià gé

2 英文參考

fecal retentio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下格爲病名,指大便數旬不通,時嘔而食不進者[1]。見《醫鈔類編》卷十五。《醫鈔類編》卷十五:“大便二三旬不行,時時作嘔,飲食不進,雖少與湯水,嘔吐愈加,此爲下格。蓋下既不通必反於上。……宜調胃承氣,熱飲,頓下宿結及溏糞膠黏惡物,則嘔吐立止。”下既不通,必反於上。故雖少與湯水,而嘔吐愈甚。治宜調胃承氣湯,熱飲,下宿結及溏糞膠粘惡物,則嘔吐可止。

參見關格

關格爲病名[2]

小便不通名關,嘔吐不已名格,小便不通嘔吐不止並見名爲關格。見《傷寒保命集類要·關格病》。《醫學心悟》卷三:“更有小便不通,因而吐食者,名曰關格。經雲:“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關格者,不得盡其命矣。”本證多系癃閉的嚴重階段,可見於尿毒症等疾患[2]

大便不通內關小便不通外格大小便都不通名關格[2]。《諸病源候論·關格大小便不通候》:“關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謂之內關小便不通謂之外格,二便俱不通爲關格也。由陰陽氣不和,榮衛不通故也。陰氣大盛,陽氣不得榮之曰內關陽氣大盛,陰氣不得榮之曰外格陰陽俱盛不得相榮曰關格關格陰陽氣否,結於腹內,脹滿,氣不行於大小腸,故關格大小便不通也:”

③指上不得入而嘔吐,下則大小便祕結者[2]。《醫貫》卷之五:“關格者,粒米不欲食,渴喜茶水飲之,少頃即吐出,復求飲復吐。飲之以藥,熱藥入口即出,冷藥過時而出,大小便祕,名曰關格。關者下不得出也,格者上不得入也。”

④指嘔吐而漸見大小便不通者爲關格。《醫醇賸義·關格》:“患此證者,多起於憂愁怒鬱,即富貴之家,亦多有隱痛難言之處,可見病實由於中上焦,而非起於下焦也。始則氣機不利,喉下作梗;繼則胃氣反逆,食入作吐;後乃食少吐多,痰涎上湧,日漸便溺艱難。此緣心肝兩經之火煎熬太過,營血消耗,鬱蒸爲痰;飲食入胃,以類相從,谷海變爲痰藪,而又孤陽獨發,氣火升痰,宜其格而不入也。”因肝氣犯胃,食入作吐,宜解鬱和中,歸桂化逆湯;痰氣上逆,食入嘔吐人蔘半夏湯;孤陽獨發,阻格飲食,甚則作呃,和中大順湯二氣雙調飲通治關格[2]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9.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10.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