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頜骨體上緣開窗解剖下牙神經血管束種植

種植體植入術 手術 下頜磨牙區種植 拔牙術及牙槽外科 牙種植體手術 口腔科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xià hé gǔ tǐ shàng yuán kāi chuāng jiě pōu xià yá shén jīng xuè guǎn shù zhǒng zhí

4 分類

口腔科/拔牙術牙槽外科/牙種植體手術/種植體植入術/下頜磨牙區種植

5 ICD編碼

23.6 07

6 概述

牙槽骨重吸收,頦孔移位於牙槽表面(圖10.1.4.1.5.3-1),下頜管上壁僅爲一菲薄骨板,此時宜採取去除下頜管上壁後解剖神經血管束的方法植入種植體。

7 適應

下頜骨體上緣開窗解剖下牙神經血管束種植適用於下頜全口牙缺失或一側牙缺失,下頜牙槽重吸收(下頜骨形態學分級爲D、E者),頦孔移位於牙槽表面,且頜骨質量良好者(4級爲禁忌)。

8 術前準備

1.術前全面檢查病人全身情況,如血象、血壓脈搏、呼吸、心電圖胸部透視、肝、腎功能等。

2.拍下頜曲面斷層X線片或下頜側位片,觀察下頜骨形態、質量,測量頦孔位置。

3.備好微型骨鋸、骨鑽及骨鑿。

4.向病人預先說明,因爲手術創傷發生神經暫時性功能障礙

9 麻醉體位

病人仰臥位麻醉採用2%普魯卡因、2%利多卡因或0.5%布比卡因按1∶400000比例加入腎上腺素作下牙槽神經舌神經及頰神經阻滯麻醉

10 手術步驟

10.1 1.切口

沿牙槽嵴頂作弧形切口,切開黏膜、骨膜,剝離顯露骨面。

10.2 2.顯露頦孔

在下頜前磨牙區牙槽表面顯露頦孔,剝離頦孔邊緣,保護頦神經

10.3 3.解剖牙槽神經血管

沿頦孔後緣分離並磨開下頜管上壁骨質,用小骨鑿輕輕鑿除約2mm×4mm骨板,即顯露該血管神經束,將其輕輕分離牽出,用橡皮條牽拉保護,使其向舌側移位。

10.4 4.種植體植入

在保護下牙槽神經血管束的同時,從下頜骨頰側按設定位置將預選一定長度的種植體常規植入(圖10.1.4.1.5.3-2A、B、C)。

10.5 5.關閉傷口

種植體上口周圍如有骨缺損,可用自體骨羥基磷灰石填充,將神經血管束輕輕復位置於舌側,最後嚴密縫合切口

10.6 6.術後口腔內種植區輕咬壓紗布卷。

種植二期手術同“螺旋狀種植體植入術”。

11 中注意要點

1.下頜管上壁菲薄,開窗時切勿損傷神經

2.牽拉神經應輕柔,種植體植入後,該神經應置於頰側。

12 術後處理

下頜骨體上緣開窗解剖下牙神經血管束種植術後做如下處理:

1.可口服維生素B110mg及地巴唑3~10mg,3/d,以促進神經恢復。

2.術後7d拆線。

3.術後2周經基託組織面修整襯軟墊底後,配戴原活動義齒

4.術後3~6個月常規行二期手術連接基臺,再按常規制作種植義齒

13 併發症

下脣麻木。多系牽拉所致的暫時性損傷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