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概述
在下頜磨牙區走行有下牙槽神經和血管,如果在此區域盲目種植極易損傷神經血管,所以在手術前必須對病人的X線片進行仔細分析和精確測量。
種植體的長度與成功率有關,一般認爲植入長度<10mm的種植體固位釘不易成功。磨牙缺失,如牙槽嵴距下頜管上壁的距離(簡稱“管嵴距”)>12mm者,可在下頜管以上區域直接種植,以種植體離下頜管上壁2~3mm,不傷及下頜管爲宜。如牙槽嵴明顯萎縮,可採用從下頜體開窗,解剖下牙神經血管束,在保護神經血管束的同時種植,但手術困難且損傷大,應慎重。
11 手術步驟
11.1 1.切口
自一側第3磨牙至尖牙作牙槽嵴切口,兩端向頰側作輔加切口,使成一矩形。切開黏骨膜將頰舌側黏骨膜瓣剝離至下頜下緣。
11.2 2.解剖神經血管束
在頦孔外圍用電鑽環切一骨環,分離解剖出孔前之頦神經,在下頜管上下用電鋸切開寬約1cm之外骨板,去除外骨板,用小剝離器分離下牙槽神經血管束,用神經鉤將其拉出。
11.3 3.植入種植體
測定牙槽嵴上緣至下頜下緣皮質骨之長度,選相應長度(一般爲15~18mm)的種植體,從設計的位置和方向植入。最後,將頦神經骨環後移1cm左右,並嵌入橫行骨槽中,將鑿除的松質骨回填去骨區,嚴密縫合黏骨膜瓣(圖10.1.4.1.5.2-1A、B、C)。
種植二期手術同“螺旋狀種植體植入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