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實殼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xiàng shí ké

2 《*辭典》:橡實殼

2.1 出處

《唐本草

2.2 拼音名

Xiànɡ Shí Ké

2.3 別名

橡斗殼(《日華子本草》),橡豆子殼(《餘居士選奇方》),橡子殼(《玉楸藥解》)。

2.4 來源

殼鬥種植物麻櫟殼鬥

2.5 形態

植物形態詳"橡實"條。

2.6 化學成份

參見"橡實"條。

2.7 炮製

日華子本草》:"入藥搗、炒焦用。"

2.8 性味

《綱目》:"澀,溫,無毒。"

2.9 功能主治

收斂,止血。治瀉痢脫肛腸風下血崩中帶下

①《唐本草》:"爲散及煮汁服,主痢。"

②《日華子本草》:"止腸風崩中帶下,冷熱瀉痢。"

2.10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或入散劑。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2.11 附方

①治下痢脫肛:橡斗殼燒存性,研末,豬脂和搽。並煎汁洗之。(《仁齋直指方》)

②治腸風下血:橡豆子殼,用白梅肉填滿,兩個合定,鐵線扎住,燒存性,研末,每服二錢,米飲下。一方用硫黃填滿,煅研酒服。(《餘居士選奇方》)

③治走馬牙疳:橡斗殼入鹽填滿,合定燒透,出火毒,研入麝香少許,先以米泔漱過搽之。(《全幼心鑑》)

④治風蟲牙痛:橡斗五個,皂莢一條(均入鹽在內)。同煅過,研末,日搽三、五次,荊芥湯漱之。(《經驗良方》)

2.12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