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弓形蟲感染

兒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xiān tiān xìng gōng xíng chóng gǎn rǎn

2 疾病分類

兒科

3 疾病概述

弓形體病是由弓形體原蟲所致的一種人、畜共患的寄生蟲傳染病先天感染遠較後天性感染嚴重,主要表現爲全身感染中毒症狀中樞神經系統及眼部等多器官病變。

3.1 臨牀表現

妊娠早期胎兒感染後可導致流產畸形後期感染可致早產死產,或使分娩嬰兒具有此病的臨牀表現。如將近分娩發生弓形蟲感染嬰兒生產時可以健康,但數週後出現臨牀症狀。主要症狀如下:1.全身表現  全身感染,常見有發熱貧血嘔吐紫紺水腫斑丘疹體腔積液、肝脾腫大、黃疸心肌炎淋巴結腫大。所謂新生兒弓形蟲綜合徵的主要表現爲貧血黃疸、肝脾腫大。2.中樞神經系表現  腦積水、腦鈣化和各種腦畸形爲主要症狀。3.眼部病變

3.2 輔助檢查

:1.亞甲藍染色試驗  2.間接免疫熒光試驗  3.IgM-免疫熒光試驗 4.直接凝集反應  5.酶聯免疫試驗和可溶性抗原-熒肖抗體技術

3.3 治療藥物

:1.磺胺嘧啶乙胺嘧啶並用 2.螺旋黴素3.複方新諾明

4 疾病描述

弓形蟲病剛地弓形蟲引起,貓科動物是其唯一的終宿主。世界各地感染以歐美國家爲著名,其中法國人羣陽性率高達80%左右,我國在8%以下。成人弓形蟲感染大多不發病。經胎盤傳播引起胎兒先天性弓形蟲感染者,其孕母幾乎均爲原發性感染,母親慢性感染引起的先天感染罕見。經胎盤傳播率約40%,且傳播率隨胎齡增大而增加,但胎兒感染嚴重程度隨胎齡增大而減輕。

5 症狀體徵

中樞神經系統受損和眼症狀最突出,脈絡膜視網膜炎、腦積水、腦鈣化竈是先天性弓形蟲病常見的三聯症。先天性形成弓形蟲感染中的2/3患兒出生時無明顯症狀,但其中1/3患兒已經有關亞臨牀改變。未治療者於生後數週或數月逐漸出現症狀症狀有輕、中、重之分主要表現爲:全身症狀早產、宮內生長遲緩黃疸、肝脾腫大、皮膚紫癜、皮疹、發熱體溫不穩、肺炎心肌炎腎炎淋巴結腫大等。②中樞神經系統:可出現腦膜腦炎的症狀和體這,如前囟隆起、抽搐角弓反張昏迷等,腦脊液常常有關異常、表現爲淋巴細胞增多蛋白質增高,糖減少,以及阻塞性腦積水、腦皮層鈣化等,腦積水有時是先天性弓形蟲感染的唯一表現,可發生在出生時,或出生後逐漸發生。③眼部病變:脈絡膜視網膜炎最常見,一側或雙側眼球受累,還可見小眼球無眼球等,僅有10%病例出生時症狀明顯,出生時有症狀者中30% —70%可發現腦鈣化,如不直來、病竈可增大增多,但若經治療,其中75%鈣化竈可在1歲時減少或消失。

6 疾病病因

7 診斷檢查

①ELISA檢測血清弓形蟲IgG、IgM。②去血或體液直接塗片找病原體③易感動物(鼠、兔)接種或組織細胞培養分離病原體④PCR檢測弓形蟲DNA。  輕型或亞臨牀型預後良好,新生兒期出現症狀者25%死亡,母孕20周前感染者應終止妊娠

8 治療方案

磺胺嘧啶:每日50—100mg/kg分4次口服。②乙胺嘧啶:每日1mg/kg,每12小時1次。2—4日後減半,療程4—6周,用3—4個療程,每療程間隔1月,兩藥合用是目前治療此病的最常用方法,但可引起骨髓抑制葉酸缺乏,用藥期間應定期觀察血象並服用葉酸5mg,每日3次,③螺旋黴素:在胎盤組織中濃度高,不影響胎兒,使用於弓形蟲感染的孕婦及先天性弓形蟲病。成人每日2—4g,兒童每日100mg/kg,分2—4次服用。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