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概述
正常成人陰莖長度(活動部分)於常態下爲4.5~11.0cm,平均長度7.1±1.5cm;周徑5.5~11.0cm,平均周徑7.8±0.7cm。勃起長度10.7~16.5cm,平均長度13.0±1.3cm;勃起周徑8.5~13.5cm,平均12.2±1.2cm。與同身高的同年齡人相比,陰莖的長度和周徑均過小者,稱小陰莖。典型的小陰莖表現爲陰莖短小,但外形正常,尿道口位於陰莖頭部。
陰莖發育障礙的常見因素有:①低促性腺激素的性腺功能減退:有時伴有某些綜合徵,如Kallmann(家族性促性腺功能減退性性腺功能低下)綜合徵、Prade-Willi(性幼稚-肌張力低)綜合徵等。這類性腺功能低下患者,可試用一療程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如果無效可考慮行小陰莖矯正術。但對於睾丸女性化綜合綜合徵患者,由於他們一生中對雄激素不敏感,並不出現男性青春期的特徵,又因爲睾丸分泌的雌激素和體內睾酮代謝轉化而來的雌激素共同刺激引起乳房女性化發展,從而形成女性外貌。對這類患者的治療,不宜進行陰莖延長和加粗手術,因性慾極度低下,也不宜做陰莖再造,可考慮切除睾丸、行陰道再造或陰道延長術。②後天發育遲緩:出生後在性器官發育期間,由於各種原因造成全身發育遲緩,性器官發育受到抑制,成年後陰莖發育較差,但功能正常。另一種是肥胖兒童,由於血睾酮含量較低,陰莖發育遲緩,與同齡兒童相比差異明顯。從13歲起適當給予小劑量睾酮,有利於性器官發育。成年後若陰莖發育仍差,而且影響夫妻生活時,可做陰莖延長術。③包莖或包皮過長:學齡前兒童仍有包莖或包皮過長伴反覆感染時,將阻礙陰莖的正常發育。若在12~18歲期間,陰莖仍未正常發育,應適當給予小劑量丙酸睾酮25~50mg,每週2次,每年治療兩個療程(2個月),以促進陰莖發育。若注射兩個療程無效時,應檢查染色體、血睾酮、促卵泡成熟素、黃體生成素、24h尿17-酮類固醇及孕三醇的含量,以便排除Klinefelter綜合徵或性別畸形。成年後陰莖勃起長度短於10cm、且影響夫妻生活時,宜行陰莖延長術。
12 手術步驟
手術一般分兩期進行。
1.第一期
(2)在包皮和恥骨下皮膚交界處作一環形切口,在皮下組織與Buck筋膜之間解剖出一平面至陰莖海綿體分叉處,使陰莖體完全遊離(圖7.8.9-1)。
(3)從陰莖根部與陰莖體等長距離處的陰囊皮膚上橫行切開,作一皮下隧道貫通兩切口,連同牽引線和導尿管一起將陰莖拖過隧道(圖7.8.9-2)。將陰莖頭冠狀緣與陰囊皮膚縫合。再用5-0線縫合陰莖根部切口。
2.第二期 第一期手術半年後施行
(1)插入導尿管,陰莖頭縫牽引線。繞陰莖頭在陰囊作一“U”形切口(圖7.8.9-3)。將皮膚、皮下組織連同附着的陰莖體一起遊離,直達陰莖根部,使陰莖伸直。
(2)牽直陰莖,間斷縫合陰囊缺損處皮膚(圖7.8.9-4)。
(3)陰莖兩邊皮瓣緣對齊,5-0線縫合。如有張力,用3-0尼龍線加墊縫合(圖7.8.9-5)。
(4)傷口加壓包紮,陰莖固定於背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