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腔靜脈濾器置放術

手術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xià qiāng jìng mài lǜ qì zhì fàng shù

3 適應

下腔靜脈濾器置放術適用於:

1.肺動脈栓塞患者而爲抗凝治療禁忌和(或)出現併發症者。

2.肺動脈栓塞患者經抗凝治療失敗者。

3.深靜脈血栓患者有較大可能併發肺動脈栓塞者。

4.有肺動脈栓塞史的患者或擬作外科手術摘除者。

4 禁忌

嚴重血液病患者,肺纖維化,肺功能不全引起的肺栓塞心臟疾患時右心栓子脫落導致肺動脈栓塞等。

5 準備

1.常規心、肝、腎功能血尿常規。

2.胸部平片、放射性核素肺掃描。

3.肺動脈造影,同時測肺動脈壓、血氧飽和飽和度。

4.雙下肢靜脈造影以明確下肢靜脈是否有血栓形成

5.用品準備

(1)穿刺及腔靜脈造影導管等。

(2)各種型號的濾器及其投放系統

6 方法

方法與步驟取決於所採用的不同類型的腔靜脈濾器。

6.1 1.鳥巢式濾器

(1)經股靜脈或右頸內靜脈穿刺插管先作下腔靜脈造影,瞭解下腔靜脈寬度、腎靜脈開口位置及血管解剖情況,供釋放濾器時參考。

(2)造影后,退出造影導管,沿導絲插入12F導管鞘,退出導絲,經導管鞘插入裝有鳥巢式濾器的裝載導管,使導管尖端位於雙腎靜脈開口下方水平。

(3)在電視監視下,使遞送導絲固定不動,沿遞送導絲慢慢回退裝載導管,當其尾端退至遞送導絲標記處,即可見濾器的第1對支腳呈“V”型張開後,將遞送導絲向前輕輕推動,使兩支腳頂部的“鉤”嵌入下腔靜脈兩側壁而固定。

(4)繼續退回裝載導管,釋放出細條狀金屬絲,並在下腔靜脈腔內呈網狀盤曲。繼續回退裝載導管,同時緩慢向前推送遞送導絲,使第2對支腳進入下腔靜脈,呈倒“V”型張開。輕輕向下輕拉遞送導絲,使支腳的“鉤”嵌入靜脈兩側壁。

(5)逆時針方向旋轉遞送導絲10~15圈並輕輕牽拉,使遞送導絲與濾器附着處脫離

(6)攝腹部平片瞭解濾器情況後即可將遞送導絲、裝載導管連同導管鞘全部拔出。穿刺部位止血、包紮。

6.2 2.Günther Tulip濾器

(1)經股靜脈徑路(採用型號爲GTCFS-45-FEM),穿刺成功後,用擴張器擴張穿刺道,沿導絲插入導管鞘至下腔靜脈合適位置,退回導絲,進行下腔靜脈造影,以瞭解雙腎靜脈開口位置。

(2)將裝有濾器的裝載導管插入導管鞘,使導管鞘尾端與裝載導管後部的標記相距6.5cm左右,保持導管鞘的尖端位於雙腎靜脈開口的下方。此時,濾器頂部的“鉤環”剛好位於導管鞘的尖端。

(3)慢慢退回導管鞘,直至其尾端退至裝載導管的標記處。此時,濾器“鉤環”的主體部分離開導管鞘位於腔靜脈內,其主體部分輕度膨脹,但濾器下部的金屬固定點仍與裝載導管尖端連接。

(4)作腔靜脈造影,覈定濾器的位置。滿意後,將裝載導管後部的紅色螺栓旋轉半圈以鬆開,再向下牽拉紅色螺栓,將濾器與裝載導管分離,完全釋放入下腔靜脈內。

(5)重複下腔靜脈造影,瞭解濾器在腔靜脈的位置、膨脹等情況,滿意後即可拔管。穿刺部位止血,包紮。

附:①如經頸內靜脈穿刺途徑,則選用GTCFS-80-JUG濾器,並按GTCFS-80-JUG的操作步驟釋放。②無論使用GTCFS-45-FEM或是GTCFS-80-JUG濾器,植入後如不滿意,一般在10d內均可通過頸內靜脈穿刺途徑,用Gunther Tulip回收裝置(GTRS-100)進行回收。

7 注意事項

1.術前的下腔靜脈造影非常重要,其主要目的包括  ①明確雙腎靜脈開口的部位,便於植入濾器時能準確定位,防止錯位植入、堵塞腎靜脈開口或肝靜脈開口。②瞭解下腔靜脈有無血栓及其部位。一般常規應將濾器植入靜脈以下,但如腎靜脈以上有血栓,則應植入靜脈以上。③瞭解下腔靜脈及腎靜脈有否解剖變異,這對於確定植入濾器定位及植入方法均很重要。④測量下腔靜脈的寬度,以選擇大小適合的濾器,以防濾器太小,植入以後脫落,進入右心房、右心室甚至肺動脈內引起嚴重後果。因此在下腔靜脈造影時,於患者脊柱下放一金屬標記尺,以便腎靜脈的準確定位及準確測量下腔靜脈的直徑。

2.少數患者植入濾器後,濾器的支腳刺破下腔靜脈壁引起穿孔,但一般不引起嚴重併發症。

3.其他如穿刺部位血栓形成,動靜脈瘻等可在少數患者發生,尤其經股靜脈途徑多見。

4.目前市售的各種類型的濾器很多,術者應十分熟悉這些濾器的結構、特點及釋放方法,才能保證手術成功。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