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概述
在類風溼關節炎中,雙側膝關節的屈曲攣縮是很常見的,當屈曲超過30°時,病人則不得不生活於輪椅中。因而,針對不同的病人可選擇:①滑膜切除術;②脛骨近端截骨術;③關節融合術;④全關節置換術。上述方法均有利於預防和改善膝關節的屈曲攣縮,恢復和提高其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
手術相關解剖見下圖(圖3.14.1.3.2-1~3.14.1.3.2-3)。
7 手術步驟
7.1 1.切口
可採用後外側和後內側縱弧形切口(圖3.14.1.3.2-4)。後外側切口起自腓骨頭部,沿緊張的股二頭肌上行,切口長約10cm。後內側切口起自脛骨內髁的下方,沿緊張的內側膕繩肌上行,切口長度相同。
7.2 2.延長切斷緊張的膕繩肌腱
經後外側切口分離緊張的髂脛束和股二頭肌腱,將前者橫斷,後者做Z形延長切斷。經後內側切口分離緊張的縫匠肌、股薄肌、半腱肌和半膜肌的肌腱,在不同水平做Z形延長切斷。此時可試行將患膝伸直一些,如伸直滿意,即可結束手術,將切斷的肌腱延長縫合。如畸形矯正不充分,應進行後側關節囊切開(圖3.14.1.3.2-5)。
7.3 3.切開後側關節囊
通過外側切口,將切斷的股二頭肌腱向上、向下翻轉,將腓總神經分離後用橡皮條牽向中線。鈍性分離腓腸肌外側頭並在股骨外髁後方抵止點處切斷,露出後外側關節囊。再將後外側關節囊的纖維層橫行切斷,儘量避免穿破滑膜而進入關節腔。用同樣方法處理腓腸肌內側頭和後內側關節囊的纖維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