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飲子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xī jiǎo yǐn zǐ

2 處方

犀角(鎊)赤芍 甘菊元參 木通 赤小豆(炒)石菖蒲各4.5克 甘草(生)3克

3 功能主治

砂疥心經火盛,癢疼色赤者。

4 用法用量

上藥加生薑3片,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溫服

5 摘錄

醫宗金鑑》卷七十四

6 《濟生》卷五

6.1 方名

犀角飲子

6.2 組成

犀角(鎊)1兩,菖蒲1兩,木通1兩,元參1兩,赤芍藥1兩,赤小豆(炒)1兩,甘菊花(去枝梗)1兩,甘草(炙)半兩。

6.3 主治

風熱上壅,耳內聾閉,焮腫掣痛,膿血流出。

6.4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錢,水1盞半,姜5片,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7 《聖惠》卷十七

7.1 方名

犀角飲子

7.2 組成

犀角屑3分,石膏2兩,知母3分,川升麻3分。

7.3 主治

熱病煩渴,飲水無度。

7.4 用法用量

用水2大盞,加竹葉3-7片,小麥50粒,煎至1盞,去滓,入土瓜根汁1合,栝蔞根汁1合,攪令勻。分溫2服,不拘時候。

7.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8 衛生寶鑑》卷十八

8.1 方名

犀角飲子

8.2 組成

犀角半兩,麥門冬去心)半兩,白朮半兩,柴胡1兩,地骨皮7錢,枳殼麩炒)7錢,甘草(炒)7錢,生地黃7錢,當歸7錢,揀參7錢,茯苓(去皮)7錢,黃芩7錢,黃耆7錢。

8.3 主治

產後亡津液虛損,時自汗出,發熱睏倦,脣口乾燥。

8.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盞半,加浮小麥70粒,生薑3片,煎至7分,去滓食後溫服

8.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9 《聖惠》卷十八

9.1 方名

犀角飲子

9.2 別名

犀角湯

9.3 組成

犀角屑半兩,茵陳3分,黃芩半兩,梔子仁半兩,川升麻半兩,甜竹葉1握,川大黃3分(銼碎,微炒),川芒消3分,甘草3分(炙微赤,銼)。

9.4 主治

急黃熱毒攻發,舌急眼黃。

9.5 用法用量

每服半兩,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9.6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拌令勻。

9.7 附註

犀角湯(《聖濟總錄》卷六十)。

10 《雞峯》卷四

10.1 方名

犀角飲子

10.2 組成

犀角屑1兩,黃芩1兩,木香1兩,升麻1兩,麥門冬1兩,石膏1兩,甘草1兩,竹茹半兩。

10.3 主治

腳氣。毒在腑,發熱悶眊,脣口乾焦,意欲嗔叫,喜明好語,兩腳腫,煩極疰弱如帶。

10.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大盞,加生薑5片,煎至7分,去滓,入紫雪1錢,攪勻,食後溫服

10.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11 《外臺》卷二十四引《崔氏方》

11.1 方名

犀角飲子

11.2 組成

犀角3兩(屑),羚羊角3兩(屑)。

11.3 主治

瘡腫而渴。

11.4 用法用量

以水8升,煮取3升,渴即飲。盡更作之。時熱恐壞,懸着井底,甚妙。

12 《千金》卷五

12.1 方名

犀角飲子

12.2 組成

犀角18銖,茯神1兩,麥門冬1兩半,甘草半兩,白朮6銖。

12.3 主治

小兒盜汗心臟熱所致者。

12.4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9合,煎取4合,分服。加龍齒2兩佳。

13 楊氏家藏方》卷二十

13.1 方名

犀角飲子

13.2 組成

犀角(鎊)半兩,知母半兩,防風去蘆頭)半兩,甘草半兩,山梔子1兩,杏仁(去皮尖)1兩,蔓荊子1兩,地骨皮1兩,白茯苓(去皮)1兩,黃芩1兩半,柴胡(去苗)1兩。

13.3 功效

解丹石藥毒。

13.4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5錢,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

14 醫略六書》卷二十一

14.1 方名

犀角飲子

14.2 組成

犀角1錢半,元參1錢半,木通1錢半,赤芍1錢半,甘菊3錢(去蒂),赤小豆1錢半,甘草5分,生薑1片,石菖蒲3錢(根)。

14.3 主治

熱結耳聾,脈數者。

14.4 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溫服

14.5 各家論述

熱結於中,清陽不能敷布,閉遏營氣,故耳聾無聞焉。犀角清心胃之火,元參清浮游之火,赤芍利營散結,甘草瀉火緩中,木通心火以通熱閉甘菊熱鬱以益金水,赤小豆滲營中溼熱,石菖蒲熱結竅門。稍佐生薑發散,俾熱結頓開,則營氣通運,而清陽振發耳聾無不聰矣,此清熱開結之劑,爲熱結耳聾之專方。

15 祕傳眼科龍木論》卷六

15.1 方名

犀角飲子

15.2 組成

犀角1兩,羚羊角1兩,大黃1兩,人蔘1兩,茯苓1兩,知母1兩,黃芩1兩,桔梗2兩,防風2兩。

15.3 主治

小眥赤外障

15.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盞,煎至5分,去滓,食後溫服

15.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16 普濟方》卷二四一

16.1 方名

犀角飲子

16.2 組成

犀角屑2兩,蜀升麻2兩,黃芩2兩,幹藍2兩,漢防己2兩,枳實(炙)2兩,漏蘆3兩(炙),白蘞1兩,梔子仁10個,甘草(炙)2兩。

16.3 主治

風毒入腰腳,暴悶痛

16.4 用法用量

以水8升,煮2升3合,絞去滓,分溫3服,不同食前後

16.5 製備方法

上切。

16.6 用藥禁忌

海藻、菘、酢。

17 醫方類聚》卷二四九引《保童祕要》

17.1 方名

犀角飲子

17.2 組成

犀角1分,大黃1分,黃芩1分,黃耆1分,升麻1分,漢防己半分,梔子1枚,樸消3分。

17.3 主治

風油。其身上亦只成片腫而色白,此是風及熱所致。

17.4 用法用量

以水6合,煎取2大合,去滓下消,3歲以下,1日服1合。

17.5 製備方法

上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