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辭典》:杏子
2.1 出處
《本草圖經》
2.2 拼音名
Xìnɡ Zi
2.3 別名
杏實(《別錄》)。
2.4 來源
2.5 原形態
2.6 化學成份
果實含檸檬酸、蘋果酸、β-胡蘿蔔素、少量γ-胡蘿蔔素和西紅柿烴;果實的揮發油成分有月桂烯、檸檬烯、對-聚傘花素、異松油烯、反-2-己烯醇、α-松曲醇、牻牛兒醛、牻牛兒醇、2-甲基丁酸、乙酸、芳棒醇、環氧二氫芳樟醇的順反異構體、γ-辛酸內酯、γ-癸酸內酯、橙花醛、檸檬醛。未熟果實含綠原酸類、焦性兒茶酚類、赭樸鞣質、黃酮類等成分。
2.7 性味
酸甘,溫。
①《千金·食治》:"味極酸。"
②崔禹錫《食經》:"味酸,大熱。"
④《本草圖經》:"杏之類梅者味酢,類桃者味甘。"
2.8 功能主治
①《千金·食治》:"其中核猶未鞕者,採之暴幹食之,甚止渴,去冷熱毒。"
2.9 注意
2.10 摘錄
《*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