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測驗

心理學與精神病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xīn lǐ cè yàn

2 英文參考

psychological test

3 概述

心理測驗(psychological test) 是心理測量的一種具體方法和手段,它是結合行爲科學和數學以評價特定個體在特定素質上相對於特定羣體所處的水平的手段。心理測驗人事測量中最常採用的方法之一。除測驗法之外,人事測評還經常採用觀察法、訪談法、調查法等等。

心理測驗的主要任務是對個性心理特點的個別差異進行測量。按其功能,可將心理測驗分爲能力測驗(包括一般智力水平測驗、特殊能力測驗及能力傾向測驗)、個性測驗(性格氣質興趣、態度等的測驗)。心理測驗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文字測驗,所用測驗材料是文字或圖形,受試者用文字或語言作答;另一種是操作性測驗,測驗材料多是圖片、工具、實物、模型,受試者用手來操作。心理測驗可以是個別測驗,也可以是團體測驗。通過心理測驗,鑑別出受試者某項心理特徵與正常人羣之間存在的數量差異,以便安排相應的處理方案進行幫助。一個好的心理測驗必須有一定的信度效度

近年來在臨牀醫學上,對心理測驗的需求已不限於應用在精神病臨牀及腦功能障礙方面,對老年人心理功能衰退情況,嬰幼兒的發展是否遲緩,某些心身疾病潛在的心理困擾等,都在採用心理測驗協助診斷。在中醫心理學工作中,也研製出了具有中醫特色的心理測驗工具。

4 心理測驗的產生於發展

心理測驗測量人的智力能力傾向個性人格)特徵個別差異的工具。由美國心理學家F.高爾頓於 1869年首創。 1905年法國心理學家A.比奈和T.西蒙編制了世界上第一個智力測驗量表。1908年、1911年兩次修訂。此後,智力測驗盛行於歐美各國,形式增多,如斯丹福一比奈量表、韋克斯勒量表等。目前,智力測驗已廣泛用於鑑別智力高低,挑選職工、士兵,評定心理機能。

5 心理測驗的特點

心理測驗的主要特點是“標準化”,測驗量表的制訂、實施、記分方法及解釋都須有一定的程序和嚴格的要求,不同於一般的考試。測驗時有用器械或實物的,也有用文字或圖表的。常見的心理測驗有:智力測驗性格測驗、品格測驗、能力測驗、成績測驗等。

心理測驗數目較多,據統計,僅以英語發表的測驗已達5000餘種。其中,有許多因過時而廢棄不用;有許多本來就流傳不廣,鮮爲人知;有一部分測驗因應用廣泛,經過一再修訂,併爲許多國家譯製使用。1989年出版的《心理測驗年鑑》第10版(MMY--10)收集了常用的各種心理測驗有近1800種。爲了方便起見,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將其歸納爲幾種類型:

6 心理測驗分類

6.1 按測驗的功能分類

1.智力測驗 這類測驗的功能測量人的一般智力水平。如比內一西蒙智力量表、斯坦福一比內(Stanford--Binet)智力量表、韋克斯勒(Wechsler)兒童和成人智力量表等,都是現代常用的著名智力測量工具,用於評估人的智力水平。

2.特殊能力測驗 這類測驗偏重測量個人的特殊潛在能力,多爲升學、職業指導以及一些特殊工種人員的篩選所用。常用的如音樂、繪畫、機械技巧,以及文書才能測驗。這類測驗在臨牀上應用得較少。

3.人格測驗 這類測驗主要用於測量性格氣質興趣、態度、品德情緒動機信念等方面的個性心理特徵,亦即個性中除能力以外的部分。一般有兩類,一類是問卷法,一類是投射法。前者如MMPI、16PF、EPQ,後者如羅夏測驗、主題統覺測驗(TAT)。

6.2 按測驗材料的性質分類

1.文字測驗 文字測驗所用的是文字材料,它以言語來提出刺激被試者用言語作出反應。MMPI、EPQ、16PF及Wechsler兒童和成人智力量表中的言語量表部分均屬於文字測驗。此類測驗實施方便,團體測驗多采用此種方式編制,還有一些有肢體殘疾而無言語困難的病人只能進行文字測驗。其缺點是容易受被試文化程度的影響,因而對不同教育背景下的人使用時,其有效性將降低,甚至無法使用。

2.操作測驗 操作測驗也稱非文字測驗。測驗題目多屬於對圖形、實物、工具、模型的辨認和操作,無需使用言語作答,所以不受文化因素的限制,可用於學前兒童和不識字的成人。如羅夏測驗、TAT、Raven測驗及Wechsler兒童和成人智力量表中的操作量表部分均屬於非文字測驗。此種測驗的缺點是大多不宜團體實施,在時間上不經濟。

兩類測驗常常結合使用。例如比內一西蒙智力量表開始主要是文字測驗,但以後修訂的比內一西蒙智力量表,特別是最近的修訂本則增加了操作測驗成分。韋克斯勒的三套智力量表(即幼兒兒童和成人)每套均分成文字的和操作的兩類測驗。

6.3 按測驗材料的嚴謹程度分類

1.客觀測驗 在此類測驗中,所呈現的刺激詞句、圖形等意義明確,只需被試者直接理解,無須發揮想象力來猜測和遐想,故稱客觀測驗。絕大多數心理測驗都屬這類測驗。

2.投射測驗 在此類測驗中,刺激沒有明確意義,問題模糊,對被試反應也沒有明確規定被試者作出反應時,一定要憑自己的想象力加以填補,使之成爲有意義。在這過程中,恰好投射被試者的思想、情感經驗,所以稱投射測驗投射測驗種類較少,具有代表性的有羅夏測驗、主題統覺測驗、自由聯想測驗和句子完成測驗。

6.4 按測驗的方式分類

1.個別測驗 指每次測驗過程中是以一對一形式來進行的,即一次一個被試。這是臨牀上最常用的心理測驗形式,如比內一西蒙智力量表、韋克斯勒智力量表。其優點在於主試對被試的言語情緒狀態進行仔細的觀察,並且有充分的機會與被試合作,所以其結果正確可靠。缺點是時間不經濟,不能在短時間內收集到大量的資料,而且測驗手續複雜,主試者需要較高的訓練與素養,一般人不易掌握。

2.團體測驗 指每次測驗過程中由一個或幾個主試者對較多的被試者同時實施測驗。心理測驗史上有名的陸軍甲種和乙種測驗、教育上的成就測驗都是團體測驗。這類測驗的優點在於時間經濟,主試者不必接受嚴格的專業訓練即可擔任。其缺點爲主試者對被試者的行爲不能作切實的控制,所得結果不及個別測驗正確可靠,故在臨牀上很少使用。

團體測驗材料,也可以個別方式實施,如MMPI、EPQ、16PF等。但個別測驗材料能以團體方式進行,除非將實施方法和材料加以改變,使之適合團體測驗

7 心理測驗的編制

一、 測驗的目的可分爲2類:顯示和預測。因此測驗可分2類:顯示性測驗和預測性測驗。顯示性測驗是指測驗題目和要測量的特徵相似的測驗,比如成就測驗。爲了預測一些沒被測量行爲的測驗預測性測驗。

二、 心理測驗的目標是指編制的測驗的測什麼的,即測什麼樣的心理特徵或人格特點。

三、 目標分析依測驗不同而異,可分3中情況:一是工作分析;二是對特定概念下定義,如果某測驗是爲了測某種特殊的心理品質,那麼就要對待特殊的心理品質下定義;三是確定測驗的具體內容。

四、 心理測驗題目根據對被試的要求不同可分2類:提供型和選擇型題目。提供型題目要求如:論文題、簡答題、填充題;選擇型題目如:是非題、匹配題。

五、 選擇題由兩部分組成:提幹、選項。

六、 合成題目要做2件事,篩選題目和控制測驗長度。

8 注意事項

1.心理測驗的一般原則 心理測驗一般應遵循下列原則:

(1)標準化原則:神經心理測驗具有標準化的特點,指採用公認的標準化工具,測驗材料的內容、答案、施測條件、指導語及評分方法均是統一規定的,結果的解釋也是依據一套系統的理論。因此,心理測驗人員必須經過嚴格專業培訓,能熟練掌握測驗的量表,遵守測驗實施的標準化程序,並能正確解釋測驗結果,以增強測驗的客觀性。

(2)保密性原則:保密性主要包括2個方面:一是對測驗內容的保密。關於測驗內容、答案及記分方法、測驗器材均不能向社會公開,以免影響測驗結果的真實性。另一方面是對測驗結果的保密,這涉及個人的隱私權。

(3)客觀性原則:對測驗結果作出評價時要遵循客觀性原則,如在智力測驗中應結合年齡、受教育水平、社會環境等因素全面考慮,同樣的智商值對文盲和大學教授而言,其臨牀意義是不同的。

2.心理測驗注意的問題 雖然採用標準化、數量化的原則,心理測驗所得到的結果可以參照常模進行比較,避免了一些主觀因素的影響。但在應用時仍應注意下列問題:

(1)慎重選擇量表:任何量表都有其應用的目的、適用的範圍、一定的信度效度。如韋氏智力量表分成人和兒童2種,以16歲爲界。因此要正確選擇量表一般選用已經標準化和國內外公認的量表。

(2)儘量減少主觀因素:心理現象最複雜,心測驗需要控制變量很多,注意施測條件、主試者和受試者的主觀因素均可影響測驗的結果

(3)其他:不可誇大測驗達到作用和濫用心理測驗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