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藭

行氣活血 中藥材 祛風止痛 中醫學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xiōng qióng

2 概述

芎䓖中藥名,出自《神農本草經》,即《湯液本草》記載的川芎的別名[1]

3 別名

芎勞、撫芎[2]

4 來源及產地

傘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Hort.的根莖[2]。主產四川[2]

5 性味歸經

辛,溫[2]。入肝、膽、心包經[2]

6 功能主治

功在活血行氣,散風止痛[2]

1.治月經不調,產後瘀滯腹痛痛經閉經胸脅脹痛冠心病心絞痛[2]

2.治感冒風寒,偏正頭痛風寒痹痛,癰疽瘡瘍跌打損傷[2]。煎服:3~9g[2]。現用於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腦血栓。[2]

7 化學成分

本品含川芎嗪、黑麥草鹼、川芎內酯(Cnidilide)、藁本內酯(Ligustilide)、阿魏酸、苯乙酸甲酯[2]

8 藥理作用

川芎嗪麻醉動物有降壓作用[2]。亦能降低血壓增加冠脈血流量、降低冠脈阻力、抑制血栓形成血小板的凝聚;對已形成的凝聚塊有解聚作用,並可擴張腦血管,增加腦血流量;提高免疫功能;抗肝纖維化;保護胃黏膜和胰腺;抗腫瘤;抗輻射[2]生物鹼有抗急性心肌缺血、缺氧作用,並能提高對缺氧的耐受力[2]。浸膏對兔子宮有收縮作用,對小腸則有抑制作用[2]阿魏酸與川芎內酯對平滑肌解痙作用[2]川芎可預防腎衰[2]

9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76.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8.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