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本事》卷三
2.1 別名
2.2 組成
小川芎、附子(炮,去皮臍)、黃耆(蜜炙)、白朮、防風(去釵股)、當歸(洗,去蘆,薄切,焙乾)、熟乾地黃(酒灑,9蒸9曬,焙)、桂心(不見火)、柴胡(去苗,淨洗)、甘草(炙)各等分。
2.3 功效
常服不生壅熱,兼消積冷。
2.4 主治
脾胃虛弱,衛氣不溫分肉,爲風寒溼邪所着而致的五種痹證,腿並臂間發作不定。
2.5 用法用量
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薑3片,大棗1個,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每日3次。
2.6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2.7 各家論述
《本事方釋義》:小川芎氣味辛溫,入肝膽;附子氣味辛鹹大熱,入手足少陰;黃耆氣味甘平,入手足太陰;白朮氣味甘溫,入手足太陰;防風氣味辛甘平,入足太陽;熟地黃氣味甘寒微苦,入腎;當歸氣味辛甘溫,入肝;桂心氣味辛甘熱,入肝;柴胡氣味辛平,入足少陽;甘草氣味甘平,能行十二經絡,緩諸藥之性。此衛氣不溫分肉間,爲三氣所乘,致邪留着不去,故發作無定。以補血養氣之藥護持正氣,以風藥及辛熱之藥搜逐留着之邪,則衛氣堅固,無隙可乘,亦何從入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