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 醫療技術名
xiōng qiāng chōu qì shù
胸腔抽氣術是自發性氣胸的有效治療手段,是促進肺儘早復張的關鍵措施。
胸腔抽氣術
肺壓縮>20%的閉合性氣胸;雖然氣胸量不到20%,但患者呼吸困難症狀明顯,或經休息和觀察氣胸延遲吸收,均可考慮抽氣減壓。張力性氣胸和開放性氣胸也應積極抽氣減壓。
1.有嚴重出、凝血傾向,血小板明顯減少或大咯血、用肝素、雙香豆等進行抗凝治療者。
2.不能合作的病人也相對禁忌,必要時可給予鎮靜劑或行基礎麻醉後進行胸膜腔穿刺。
1.做好患者思想工作,解除思想顧慮,取得患者配合。
2.向家屬說明胸腔抽氣術的意義及可能發生的併發症,取得家屬同意。
3.詢問藥物過敏史。
4.術前測血壓、脈搏。
5.患者採取舒適體位。
6.嚴格消毒措施。
7.做好併發症處理的準備。
1.部位 應在積氣最多處,通常無胸膜粘連時多在鎖骨中線第2、3前肋間,也可在腋中線3~4肋間。
2.抽氣方法 常規消毒、鋪洞巾,在0.2%利多卡因局麻下進行。
(1)氣胸箱抽氣:可觀察抽氣前後胸膜壓力,又可記錄抽氣量,多適於閉合性氣胸的治療。
(2)簡易法:用50~100ml注射器及普通針頭進行抽氣。
一般初次抽氣量少於1000ml,然後測壓和觀察5~10min。如果閉合性氣胸,觀察期間,胸腔壓力不再增加;開放性氣胸即抽氣後壓力不變或胸腔內壓降低後又很快恢復到零位水平,並隨呼吸上下波動。開放性氣胸或張力性氣胸,胸腔抽氣術效果不佳,可行胸腔閉式引流術。
注意預防併發症。
1.麻醉意外 患者對麻醉藥過敏可出現休克甚至心臟停搏。
2.復張性肺水腫 患者肺復張後出現呼吸困難,兩肺大量水泡音,酷似左心衰症狀。
3.損傷性血氣胸。
4.繼發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