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腸繫膜上下動脈造影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xuǎn zé xìng cháng xì mó shàng xià dòng mài zào yǐng

3 適應

選擇性腸繫膜上下動脈造影適用於小腸、胰頭或右半結腸腸繫膜動脈造影)、左半結腸直腸腸繫膜動脈造影)的腫瘤動靜脈畸形、動靜脈瘻、動脈瘤血栓形成動脈狹窄或閉塞、各種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及經導管介入治療前需進一步瞭解病變的性質、部位、範圍和血管解剖情況。

4 禁忌

碘過敏、肝腎功能明顯受損,心力衰竭敗血症出血性疾病腹主動脈瘤爲相對禁忌證,因導管不宜通過患處,須慎防破裂。

5 準備

1.向患者說明檢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項,以充分取得患者的同意和合作。

2.物品準備

(1)穿刺針、導絲、擴張器、導管鞘、三通開關,造影導管。導管類型很多,常用的如RH肝型導管、Cobra導管、RH脾型導管(脾動脈造影用)等。

(2)造影劑:76%泛影葡胺造影劑

6 方法

1.穿刺、導管進入腹主動脈方法  在電視監視下,將RH肝型導管插至主動脈結內,通過手法順時針旋轉導管,使導管前部成形(恢復其原來形狀成鉤形),cobra導管無需成形,然後將導管前端拉至第12胸椎下緣與第1腰椎上緣之間水平(大部分腹腔動脈在此水平開口於腹主動脈前壁),並使導管尖端與主動脈前壁相垂直,上下來回移動導管,尋找腹腔動脈開口。若發現導管“鉤入”腹腔動脈開口。即通過注射器試注少量造影劑證實之,然後即可與高壓注射器相接進行造影。

2.腸繫膜動脈造影  腹腔動脈開口處向下1~2cm,以第1腰椎上1/3爲中心尋找開口(胸12~腰2)。

3.腸繫膜動脈造影  以第3腰椎體爲中心尋找開口(腰2~腰4)。

4.造影

(1)腸繫膜動脈造影:造影劑總量30~40ml,8~10ml/s;

(2)腸繫膜動脈造影:造影劑總量20~25ml,5ml/s。

5.攝片  攝片可根據不同需要而定,如腹腔動脈造影一般於注射開始後,2張/s×3,隨後1張/s×3,最後1張/3s×4,連續18s,可分別顯示動脈期、微血管實質期及門脈期的影像

7 注意事項

1.術者必須熟悉常用導管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以提高插管成功率。

2.術者必須熟悉腸繫膜上、下動脈正常解剖變異

3.操作過程中,需間歇注入少量肝素溶液,以防血栓形成堵塞導管。

4.造影完畢後,按本節穿刺技術常規處理,酌情應用抗生素

5.檢查前4~6h禁食,便於可能發生嘔吐等造影反應的處理。必要時酌情給予鎮靜劑,如術前15~30min肌注安定10mg。

6.造影后,拔出導管,穿刺局部加壓15~20min,待穿刺點無出血後,加壓包紮。

7.檢查完畢後密切觀察24h,以便及時發現及處理併發症。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