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竭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藥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xuè jié sǎn

2 概述

血竭散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十五首。

3 衛生家寶產科備要》卷五方血竭散

3.1 別名

沒藥散奪命散奪命丹、血沒散

3.2 組成

血竭沒藥等分[1]

血竭沒藥(剪碎)各等分

3.3 製備方法

上藥爲細末[1]

3.4 功能主治

衛生家寶產科備要》卷五方血竭散主治產後敗血衝心胸滿氣喘,語言顛倒健忘失志;以及胎衣不下[1]

主治產後百疾

3.5 用法用量

每服二錢,用童便與好酒煎一沸,待溫調下[1]

每服2錢,用小便合和細酒大半盞,煎1-2沸,溫調下。才產下1服,上牀良久再服。其惡血自循下行,更不衝上。

3.6 附註

沒藥散(《朱氏集驗方》卷十引《梁氏總要方》)、奪命散(《雲歧子保命集》卷下)、奪命丹(《校注婦人良方》卷十八)、血沒散(《赤水玄珠》卷七)。

4 瘍科選粹》卷七方血竭散

4.1 處方

血竭四兩,大黃一兩二錢,自然銅(醋煅)二錢[1]

血竭120克 大黃36克 自然銅(醋煅七次)6克

4.2 製法

上藥共爲細末[1]

4.3 功能主治

瘍科選粹》卷七方血竭散主治杖瘡、夾傷[1]

4.4 用法用量

薑汁調塗[1]

4.5 摘錄

瘍科選粹》卷七方

5 博濟方》卷五方血竭散

5.1 處方

青州棗20個(燒爲灰)乾地黃15克(別杵爲末)血竭(炒)7.5克

5.2 製法

上藥三味,細研如粉。

5.3 功能主治

博濟方》卷五方血竭散主治瘰癧已破,膿水不止者。

5.4 用法用量

以津唾調貼瘡上。

5.5 摘錄

博濟方》卷五

6 《喉科種福》卷四方之血竭散

6.1 組成

血竭2錢,熊膽5分,麝香2釐。

6.2 製備方法

上藥爲末。

6.3 功能主治

《喉科種福》卷四方之血竭散主治小兒乳蛾,將成膿,欲潰不潰,阻塞氣隧。

6.4 用法用量

甘草湯送下。

7 方出《經效產寶》卷中,名見《古今醫鑑》卷十一方之血竭散

7.1 組成

當歸8分,桂心6分,芍藥6分,蒲黃6分,麒麟竭各6分,延胡索4分。

7.2 製備方法

上藥爲散。

7.3 功能主治

方出《經效產寶》卷中,名見《古今醫鑑》卷十一方之血竭散主治產後血瘕痛,臍下脹,不下食。

7.4 用法用量

每服兩錢匕,空心溫酒調下。

8 赤水玄珠》卷七方血竭散

8.1 組成

蛤蚧1對(蜜炙),訶子3錢,血竭1錢。

8.2 製備方法

上藥爲末。

8.3 功能主治

赤水玄珠》卷七方血竭散主治勞嗽見血,諸治不效。

8.4 用法用量

生薑汁與蜜等分熬膏,入前末,調3-5分服

9 御藥院方》卷九方之血竭散

9.1 組成

血竭石膽乳香五靈脂密陀僧等分

9.2 製備方法

上藥各爲極細末,再同研勻。

9.3 功效主治

御藥院方》卷九方之血竭散功在牢牙定痛。主治牙根疰悶,連槽骨疼痛,久而不愈。

9.4 用法用量

每用1字,指蘸塗貼牙病處,候少時,用溫荊芥湯微漱,有津吐去,誤咽不妨。

10 普濟方》卷一九○方之血竭散

10.1 組成

人蔘血竭款冬花鵝管石甘草等分

10.2 製備方法

上藥爲極細末。

10.3 功能主治

普濟方》卷一九○方之血竭散主治一切傷力咯血

10.4 用法用量

先取生薑汁,另以盞盛之,以蘆管微微吹藥末,入喉中,次吸生薑汁少許送下。

10.5 用藥禁忌

忌溼面、魚腥、生冷之物。

11 丹溪心法附餘》卷十二方之血竭散

11.1 別名

五味血竭散

11.2 製備方法

上藥爲末。

11.3 組成

寒水石(燒熟,細研)4兩,龍骨1兩,蒲黃2兩,血竭5錢,枯礬1兩。

11.4 功能主治

丹溪心法附餘》卷十二方之血竭散主治牙疳惡瘡

11.5 用法用量

每用少許,貼在瘡口上,紙封。

11.6 附註

五味血竭散(《便覽》卷一)。

12 《朱氏集驗方》卷十方之血竭散

12.1 組成

血竭(研)。

12.2 製備方法

上藥爲細末。

12.3 功能主治

《朱氏集驗方》卷十方之血竭散主治產後敗血衝心胸滿氣喘,命在須臾。

12.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溫酒調服病勢危篤者,盡2兩可活1人。宜久蓄之,以備急用。

13 雞峯普濟方》卷十方之血竭散

13.1 組成

硇砂1分,血竭1分,沒藥1分,桂1分,木香1分,硃砂1分,海馬1對,乾漆1兩,虻蟲20個,龍腦1錢,水蛭14個,當歸1大錢,硼砂1大錢,阿魏1大錢。

13.2 製備方法

上藥爲細末。

13.3 功能主治

雞峯普濟方》卷十方之血竭散主治婦人血氣,產後渴燥,一切血邪亂語,眼如血袋,及血上衝,口鼻血出。

13.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冷水調下。如產後血上衝,口鼻出血,用童便調服3錢。

14 楊氏家藏方》卷十三方之血竭散

14.1 組成

血竭(須真好者)。

14.2 製備方法

上藥爲細末。

14.3 功能主治

楊氏家藏方》卷十三方之血竭散主治痔漏疼痛不可忍者。

14.4 用法用量

用自津唾調塗。頻用爲妙。

15 傷科補要》卷四方之血竭散

15.1 別名

血竭

15.2 組成

血竭、發灰、茅根韭根等分

15.3 功能主治

傷科補要》卷四方之血竭散主治跌打血從口出。

15.4 用法用量

童便、酒煎服。

15.5 附註

血竭湯(《傷科方書》)。

16 仁齋直指方論》卷二十二方之血竭散

16.1 組成

血竭牡蠣灰、發灰各等分

16.2 製備方法

上藥爲細末。

16.3 功能主治

仁齋直指方論》卷二十二方之血竭散主治痔漏痛不可忍。

16.4 用法用量

麝香少許,自以津唾調敷;如更痛,研杏仁膏調藥敷之。

17 聖濟總錄》卷一三二方之血竭散

17.1 組成

血竭1兩,鉛丹半兩(炒紫色)。

17.2 製備方法

上藥爲散。

17.3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三二方之血竭散主治一切不測惡瘡,年深不愈。

17.4 用法用量

先以鹽湯洗瘡後,貼之。

18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6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