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中醫皮膚科學 中醫外科學 中醫症狀名 皮損 皰疹 原發性皮損 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
xuè pào
blood blister[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hemophysallis[朗道漢英字典]
血皰(blood blister)爲症狀名,是指皮膚內有腔隙、含有血樣液體的表現[1]。屬皰疹的一種,爲原發性皮損。血皰多爲血熱所引起。
皰疹爲症狀名,是指高出皮膚表面的界限性隆起,皰壁可薄或厚,內容爲清亮或渾濁的液體,可單發,也可集簇出現[2]。
皰疹包括水皰,大皰、膿皰及血皰:
水皰爲侷限性高出皮面有腔的皮損,內容澄清,直徑小於0.5cm。若大於0.5cm者,則稱大皰。若皰內混濁,有膿液者,則稱膿皰。水皰爲水溼爲患,若水皰周圍有紅暈或呈大皰則爲溼熱相搏;膿皰爲熱毒熾盛;深在性水皰多系脾虛溼盛或寒溼所致;
皰內含有血樣液體者稱血皰。多爲血熱所引起。
詳見皰疹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