燻洗法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xūn xǐ fǎ

2 註解

燻洗法是用藥物煎湯,乘熱在患部燻蒸、淋洗和浸浴的方法

早在東漢•張仲景所著的《金匱要略》中就已載有用苦蔘湯燻洗治療狐惑病蝕於下部者,可謂是燻洗法的最早記載。唐•孫思邈千金要方》中載有以藥物燻洗痔瘻方法。以後此法歷代習用,並逐漸發展,應用範圍不斷擴大。

3 操作方法

3.1 外傷疼痛

活血止痛洗劑(浙江中醫學院學報1984;8(4):30) 艾葉土細辛川桂枝、甘松、山奈、炙川烏、炙草烏伸筋草海桐皮各log,紅花9g,川椒目30g,茜草15g,將以上諸藥放在鍋或舊臉盆內,多加些水,煎滾後取下,先以熱氣燻患處,待水稍涼後外洗患處,每日2次,7日爲1療程。功能活血化瘀止痛。主治外傷疼痛

3.2 角膜潰瘍

血竭兒茶洗劑(《燻洗療法》) 血竭兒茶、山奈、自然銅銅綠五味子各6g,上藥煎湯過濾去渣,乘熱燻患眼,每日3~5次,7天爲1療程。功能清熱活血。主治角膜潰瘍

3.3 黃液上衝

清熱解毒洗劑(《中國中醫祕方大全•中》) 銀花15g,菊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防風15g,荊芥15g,薄荷(後下)15g,生地15g,板藍根15g,大青葉15g,上藥煎湯趁熱燻洗患眼約20分鐘,每日2~4次,7天爲1療程。功能清熱解毒。主治黃液上衝

3.4 雷諾氏病

1.解痙止痛散(浙江中醫雜誌1988;23(2):66) 川烏草烏細辛三棱各25g,透骨草肉桂紅花、.蘇木桃仁各50g,上藥煎湯,先燻後洗,每次共20分鐘,每日1劑,每日1次,10~15日爲1療程。功能解痙止痛。主治雷諾氏病

2.活血止痛散(《中西醫結合治療周圍血管疾病》) 透骨草元胡、歸尾、薑黃川椒海桐皮威靈仙川牛膝乳香沒藥羌活白芷蘇木五加皮紅花土茯苓各lOg。上藥煎湯,先燻後洗,每次共20分鐘,每日1劑,每日1次,10~15日爲1療程。功能活血止痛。主治雷諾氏病

3.5 痛風

馬錢子洗劑(中醫雜誌1990;31(4):40~41) 馬錢子、生半夏艾葉各20g,紅花15g,王不留行40g,大黃海桐皮各30g,蔥須3根,上藥煎湯2000ml,置於桶內,以熱氣燻蒸患部,待藥液變溫後,浸洗患處,每日2次,7天爲1療程。功能活血止痛。主治痛風關節痛。

3.6 腰痛

活血通絡湯(中醫雜誌1986;(5):30) 桃仁紅花乳香沒藥五倍子(砸碎)、黑豆各20g,赤芍15g,甘草15g,白酒30g,上藥加水3000ml,煎至一半,加入白酒趁熱燻患處,待液溫稍減,便可用毛巾浸液洗患處。在藥尚有餘熱時停止燻洗,用乾毛巾擦乾患處,一次燻洗30分鐘,1劑藥洗4次。功能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主治外傷或急性扭傷腰痛

3.7 癃閉

開閘湯(《理瀹駢文》) 桃枝柳枝木通花椒、明礬各30g,蔥白燈心草各1把,上藥加水5000ml,煎湯。圍被,趁熱燻洗腹部,冷後再熱,每日2~3次,每次40~60分鐘。功能清熱利尿。主治尿路阻塞所致的尿閉。

3.8 面肌痙攣

防風湯(經驗方) 防風12g,羌活12g,川芎15g,白殭蠶 lOg,當歸12g,上藥煎水,先燻後洗患側面部,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鐘,10日爲1療程。功能活血祛風。主治面肌痙攣

3.9 便血

五倍子湯(中醫雜誌1989;6(9):374) 荊芥蓮房桑寄生朴硝各30g,鱉甲24g,五倍子9g,上藥加水5000ml煎至3000ml,先燻後洗,溫度適度後洗肛門。每日2次,每次20分鐘.2天爲1療程。功能疏風清熱,收澀止血。主治內痔出血

3.10 關節膿腫

公英地丁湯(《中國民間療法》) 夏枯草30g,蒲公英60g,地丁40g,金銀花30g,丹皮15g,黃連12g,白芷15g,黃芪20g,水煎外洗,每日燻洗1~2次,5~7次爲l療程。功能清熱排膿。主治關節膿腫已化膿者。十一、疥瘡

蛇牀子洗劑(四川中醫1985;(5):45) 蛇牀子30g,地膚子30g,白蘚皮30g,苦蔘30g,牛蒡子30g,百部30g,黃柏15g,白芷15g,荊芥20g,薄荷20g,連翹20g,白礬50g,甘草15g,野黃菊花15g。上藥加水煎沸20~30分鐘,濾去藥渣,傾入盆內,趁熱燻洗,1劑藥可用2~3次,1日燻洗1~2次,睡前燻洗更爲重要。功能清熱燥溼殺蟲止癢。主治疥瘡

3.11 黃水瘡

複方蛇牀子湯(浙江中醫雜誌1984;(4):166) 蛇牀子30g,苦蔘30g,蒼朮15g,黃柏15g,川椒15g,輕粉O.5g,蟬蛻 lOg,將上藥(非紅疹期去蟬蛻)水煎3次,趁熱取藥汁,分早、中、晚3次燻洗患處,每次時間10分鐘左右。功能清熱燥溼。主治黃水瘡

3.12 尋常疣

香附木賊洗劑(河北中醫1985;(6):15) 香附木賊各50g,上藥加水3~5碗水煎,趁熱先燻後洗患處約半小時左右,每日1~2次,15次爲1療程。功能理氣散結。主治尋常疣

3.13 陰部溼疹

1.苦蔘明礬洗劑(《中國民間療法》) 苦蔘lOOg,明礬lOg,雄黃少量,上藥水煎後局部燻洗,每日2次,每次20分鐘,7日爲1療程。功能燥溼解毒。主治陰部溼疹

2.五倍子洗劑(新中醫1984;(9):23) 五倍子蛇牀子各30g,紫草土槿皮、白蘚皮、石榴皮各15g,黃柏赤石脂各lOg,生甘草6g。上述藥物置紗布袋中紮緊,放入鍋中,加水5000ml,煎成3000ml,將藥汁傾入浴盆中,趁熱燻洗,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20~30分鐘。功能清熱燥溼。主治頑固性肛門溼疹

3.14 蕁麻疹

夜交藤洗劑(中醫雜誌1983;24(2):77) 夜交藤200g,蒼耳子白蒺藜各lOOg,白蘚皮、蛇牀子各50g,蟬蛻20g,上藥加水5000ml,煎煮20分鐘後,趁熱先燻患處,待溫後,用毛巾或乾淨舊布浸藥液外洗患處,每劑可洗3~5次。功能祛風除溼。主治蕁麻疹

3.15 足癬

苦蔘湯(中西醫結合雜誌1990;(1):53) 苦蔘菊花各60g,蛇牀子、銀花各30g,白芷黃柏地膚子、大菖蒲各20g,射干胡黃連、白蘚皮各15g。上藥混合煎汁適量,先燻後洗30分鐘,連用15~20日爲1療程。功能清熱燥溼。主治以皮損、瘙癢爲主的足癬

3.16 神經性皮炎

牛皮癬洗劑(《燻洗療法》) 蛇牀子苦蔘牛蒡子防風、芥穗、澤蘭赤芍川椒、白蘚皮、鶴蝨、生川烏、生草烏、皁角各15g,丹皮lOg,大楓子25g。上藥共爲粗末,用紗布包紮好,加水煎煮後,過濾去渣,以藥液趁熱燻洗患處,每日2次,每次1~2小時,直至痊癒功能清熱燥溼,活血祛風。主治神性皮炎。

3.17 皮膚瘙癢症

皮癢洗劑(新中醫1986;(10):45) 苦蔘60g,地膚子30g,白蘚皮40g,蛇牀子40g,鶴蝨30g,大楓子20g,露蜂房15g,川大黃20g,生杏仁15g,枯礬15g,黃柏15g。上藥燻洗患部,每日1次,每次1小時,10天爲1療程。功能燥溼止癢。主治頑固性瘙癢。

3.18 落枕

落枕洗劑(《中醫傷科學講義》)伸筋草海桐皮秦艽當歸獨活鉤藤各9g,紅花乳香沒藥各6g,上藥水煎,燻洗患處,每次20-30分鐘;每日2次。功能活血通絡。主治落枕

3.19 陰癢

1.陰癢洗滌1號(中西醫結合雜誌1986;11(6):697)蛇牀子地膚子苦蔘各20~30g,花椒黃柏各12g,蒼朮防風各15g,上藥用紗布包紮,加水2000ml,煎至1500ml,待溫熱適度時先燻後洗,每日2次,10次爲1療程。功能燥溼止癢。主治各種陰癢

2.陰癢洗劑Ⅱ號(經驗方) 艾葉lOOg,白蘚皮200g,上藥用紗布包紮,加水2000ml,煎至1500ml,待溫熱適度時先燻後洗,每日2次,10次爲1療程。功能清熱燥溼止癢。主治溼熱陰癢

3.陰癢洗劑I號(《實用中西醫結合臨牀手冊》) 蚤休30g,陳鶴蝨30g,苦蔘15g,蛇牀子15g,蘇木15g,

威靈仙15g,野菊花15g,上藥用紗布包紮,加水2000ml,煎至1500ml,待溫熱適度時先燻後洗,每日2次,10次爲1療程。功能燥溼解毒。主治外陰白斑癢痛。

3.20 痔瘡

1.卻毒湯(《萬病回春》) 五倍子花椒防風側柏葉枳殼蔥白蒼朮各lOg,瓦松馬齒莧甘草各15g,皮硝30g,用水3000ml,煎至1500ml,先燻後洗,每日3次。功能祛風活血。主治痔瘡

2.當歸地榆湯(《民間方》) 當歸30g,生地榆30g,大黃30g,黃柏30g,朴硝60g,將上藥加水2000ml,煎數沸,去渣後加入朴硝,置盆內坐浴燻洗,每晚1次,嚴重者每日2~3次。功能清熱活血祛風。主治痔瘡

4 注意事項

1.燻洗時,爲避免藥液蒸氣走散,要加蓋被單,或用厚紙卷簡狀罩住患部和盛藥液的器皿(如燻眼時)。

2.要使蒸氣熱度適中,並掌握好患部與盛藥液器皿的距離,以免燙傷或灼傷患部,但藥液也不可過冷。

3.某些需延長時間燻洗的疾病,可用鐵秤砣,或洗淨的鵝卵石燒紅,放入盆內,加強蒸發

4.燻洗時,冬季應保暖,夏季宜避風寒,以免感冒加重病情。燻洗下肢後,要立即拭乾,蓋被保暖。

5.眼部的新鮮出血性疾患,或膿成已侷限的病竈,及惡性腫瘤者忌用本法。

6.年老體弱、嚴重心血管疾病、孕婦、嚴重貧血活動肺結核等,禁用全身燻洗法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