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歷蠹

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yá chǐ lì dù

2 英文參考

dental carie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牙齒歷蠹爲病名[1]。見《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九:“牙齒皆是骨之所終,髓之所養也。手陽明足陽明之脈,皆入於齒,風冷乘其經脈,則髓骨血損,不能榮潤於牙齒,故令牙齒暗黑,謂之歷蠹。”

參見齒齲齒齲爲病名[2]。出《黃帝內經靈樞·寒熱病篇》等。又名齒𧏾、齒蠹[2]。“齲,朽也,蟲齧之齒缺朽也。”(《釋名》)多由口腔不潔,致齒牙腐蝕蛀空;或溼熱燻蒸手、足陽明二經,齦腫腐臭,齒牙蛀蝕宣露疼痛時作時止[2]。《證治準繩·雜病》:“有齒齲者,亦以陽明風熱之邪,搏齒齦氣血,腐化爲膿出臭汁,謂之齒齲。”《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齒齲風熱陽明牙齦腫痛出臭膿,遇風痛甚,久宣露……。”治宜內服清熱止痛之劑,可選用黃連溫膽湯清胃散等加減[2]。並保持口腔清潔[2]。常以銀花、連翹薄荷甘草煎湯漱口[2]。亦可用鍼灸[2]。《黃帝內經素問·繆刺論》:“齒齲刺手陽明。”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58.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2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