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奶痔

中醫診斷學 中醫內科學 中醫學 中醫病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yáng nǎi zhì

2 英文參考

thrombotic external hemorrhoid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羊奶痔爲病名[1]

4 症狀

痔之形如羊奶頭者。證見肛門周圍生痔,痔內結有血塊,時時痛癢,表面柔軟而內堅硬者。

外科十三方考》下編:“此痔內硬,頭小根大,時作癢痛。”

5 治療

治宜活血化瘀,軟堅之劑,內服可用化肉膏。破潰者局部可用生肌散

治宜化肉膏桑枝灰、麻梗灰、廣石灰威靈仙川烏草烏野芋頭、生半夏巴豆),再以生肌散收口[1]。相當於血栓性外痔[1]

6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0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