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出處
《湖南藥物志》
6 原形態
一年生草本。地下塊莖橢圓形,長4~8釐米,橫徑3~6釐米,外皮黃白色,內白色,具芽眼,着生於不長的匍匐莖上,成密集狀。地上莖柔弱,高50~90釐米,多分枝,無毛或被柔毛。羽狀複葉,互生,小葉3~4對,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2~7釐米,寬1.5~4釐米,大小相間,先端鈍尖,基部斜心形,全緣,葉脈在下面突起,兩面均被疏毛,總葉柄長3~5釐米。夏日枝頂生花,聚傘花序成圓錐狀,總花梗長6~14釐米;花萼鍾狀,5裂,裂片線狀披針形;花冠輻狀,白色或淡紫色,先端5淺裂,裂片略呈三角形;雄蕊5,花絲短,花葯長圓形;雌蕊1,子房上位,2室,花柱較雄蕊稍長,結實很少。漿果球形。
8 化學成份
塊莖含水分75.0%,澱粉18.5%,糖0.8%,纖維1.0%,氮物質2.0%,脂肪0.2%,灰分0.9%等;尚含龍葵鹼,含量每公斤從20毫克到數百毫克不等。龍葵鹼在芽中較多,塊莖中主在皮部。紅皮者含龍葵鹼比黃皮者多,未成熟者含龍葵鹼又比成熟者多,光照使皮轉綠時伴有龍葵鹼的含量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