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病證名 中醫診斷學 中醫內科學 中醫學
yáng zào
YANG being characterized by obvious movemen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YANG being in charge of motio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陽躁爲病證名[1]。躁證之一[1]。指因熱盛而躁急、躁動者[1]。《赤水玄珠·煩躁門》:“陽躁者,煩渴欲飲,憤激躁怒,二便不利。經雲‘諸躁狂越,皆屬於火’者是也。”
躁爲病證名[2]。指身體躁動、躁急,或手足擾動不寧的病證[2]。
有陽躁、陰躁之分[2]。
陽躁因火熱所致[2]。
《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諸躁狂越,皆屬於火。”
《素問玄機原病式·六氣爲病》:“躁擾,躁動煩熱,擾亂而不痱,火之體也,熱甚於外,則支體躁擾,熱甚於內,則神志躁動。”
《衛生寶鑑·補遺》:“躁爲躁憒,皆爲熱證。”
陰躁多因陰火炎上或陰盛格陽所致[2]。
《醫碥》卷四:“躁者,手足擾動不寧也……腎火爲陰火,炎則躁。”
《雜病源流犀燭·煩躁健忘源流》:“外熱身躁曰躁,故躁者,並身外熱躁也……外熱屬無根之火,其原本於寒。”
《類證治裁·煩躁》:“若不煩而躁,欲臥泥水中,但飲水不得入口者,此爲陰盛格陽。”
可選用附子理中湯、附子四逆湯等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