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病證名 中醫診斷學 中醫學
yáng zhèng fā bān
陽證發癍爲病證名[1]。癍的類型之一[2]。是指外感熱病發癍,屬於實熱性者[2][2]。見《此事難知》。又名陽癍[2][2]。
多由邪熱燻灼營血所致[2]。
證見癍出紅赤如錦紋,發熱煩渴,舌紅苔黃等[2]。
《陰證略例》:“陽證發斑有四,有傷寒發斑,有時氣發斑,有熱病發斑,有溫毒發斑,斑斑如錦紋,或發之面部,或發之胸背,或發之四末,色紅赤者,胃熱也,紫黑爲胃爛也。”
《陰證略例》:“陽證發斑有四,有傷寒發斑,有時氣發斑,有熱病發斑,有溫毒發斑,斑斑如錦紋,或發之面部,或發之胸背,或發之四末,色紅赤者,胃熱也,紫黑爲胃爛也。一則下早,一則下之晚,乃外感熱病而發斑也,當服元參、升麻、白虎等藥。”亦可用瀉心湯、調胃承氣湯等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