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手術步驟
6.1 1.受區拔除患牙
第2磨牙遠中至第1磨牙近中切開牙齦黏膜,向頰側翻轉黏骨膜瓣,隨後拔除第1磨牙,刮除根尖的肉芽及一切病理組織,去除牙槽窩中隔,以確保其容納不同形態的第3磨牙,將拔牙創用碘仿紗布覆蓋,防止唾液等污染受區骨創腔(圖10.1.2.2.1.1-1A、B)。
6.2 2.無損傷地拔除供牙
拔除第3磨牙牙胚時,儘可能將其周圍骨質多鑿除一些,以消除阻力避免取出時損傷根尖乳頭。在挺松時動作要輕巧,防止損傷牙冠,或使牙冠與根尖乳頭分離(圖10.1.2.2.1.1-2A、B)。
6.3 3.牙胚植入
將完好無損的牙胚立即植入預先準備好的牙槽窩內。移植牙的牙根不要接觸骨壁,尤其是根尖乳頭更不要接觸窩底的骨質。假如牙槽窩過小,可用種植牙的擴孔鑽進行修整或擴大,此時先把牙胚取出放置在消毒的生理鹽水中。牙槽窩內放置10U的骨形成蛋白。牙胚植入後,正中位時牙胚與對頜牙無任何接觸,即咬合關係應該略低位,然後將黏骨膜瓣復位縫合(圖10.1.2.2.1.1-3A、B)。
6.4 4.移植牙胚的固定
一般用預製焊接有頰舌管的帶環夾板或鋁絲夾板加以固定。夾板戴入近、遠中鄰牙時,中間連接的頰舌側金屬臂(卡環絲彎製成弧形)夾於移植牙冠的兩側,然後在牙冠上塗一層釉質粘接劑。調整金屬臂和牙冠的位置使其在正中位時不接觸對
牙;牙頸部修整至不接觸牙齦。6~8周拆除固定夾板(圖10.1.2.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