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綠麻根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yě lǜ má gēn

2 拼音名

Yě Lǜ Má Gēn

3 別名

牡丹三七、華艾麻草、紅禾麻根、鐵秤鉈、紅火麻

4 來源

藥材基源:爲蕁麻科植物珠芽艾麻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aportea bulblfera(Sieb.etZucc.)Wedd.[L.terminalisWight;L.sinensisC.H.Wright;L.bulb-ifera Wedd.var.sinensisChien]

採收和儲藏:秋季採挖根部,除去莖、葉及泥土,曬乾

5 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達80cm。根紡錘形。有棱,疏生螫毛。單葉互生;葉柄長3-6cm,有稀疏螫毛;通常托葉腋生出1-3個褐色小珠芽;葉片卵形或橢圓形,長8-13cm,寬3-6cm,先端短漸尖,基部寬楔形或圓形,葉緣有圓齒狀鋸齒。雌雄同株雌雄花均成圓錐花序;雄花序腋生,長達4cm;雄花被4-5裂,白色,雄蕊與花被裂片同數而對生,退化子房杯狀;雌花序頂生,長達15cm,通常向一側分枝,密生短毛,雌花有短柄,雌花被4全裂,不相等,淡綠色,內側2片,花後增大;子房直立,後斜生,柱頭線形。瘦果圓倒卵形,扁平,長2.5-3mm。花期7-8月,果期8-10月。

6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地林下或林邊山谷。

資源分佈分佈於東北、西南及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西藏等地。

7 性狀

性狀鑑別 根莖連接成團塊狀,大小不等,灰棕色或棕褐色,上面有多數莖的殘基和孔洞。根簇生根莖周圍,呈長圓錐形或細長紡錘形,扭曲,長6-20m,直徑3-6mm。表面灰棕色至紅棕色,具細縱皺紋,有纖細的鬚根鬚根痕。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淺紅棕色。氣微,味微苦、澀。

8 炮製

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片曬乾烘乾貯藏通風乾燥處。

9 性味

辛;性溫

10 功能主治

祛風除溼;活血止痛。主風溼痹痛;肢體麻木跌打損傷骨折疼痛月經不調;勞傷乏力腎炎水腫

11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g;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水洗。

12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