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油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yē zǐ yóu

2 《*辭典》:椰子油

2.1 出處

《綱目拾遺》

2.2 拼音名

Yē Zi Yóu

2.3 來源

棕櫚種植物椰子胚乳,經碾碎烘蒸後所榨取的油。

2.4 形態

植物形態參見"椰子皮"條。

2.5 性狀

椰子油在熱帶地方爲白色液體,在冷處則爲牛油樣的固體;有特殊氣味,新鮮時氣味芬芳。油的比重0.8354,折射率1.4295,鹼化值258,碘值8.4~9.3。

2.6 化學成份

果肉含油量爲60~65%。油中含遊離脂肪酸20%,羊油酸2%,棕櫚酸7%,羊脂酸9%,脂蠟酸5%,羊蠟酸10%,油酸2%,月桂酸45%。

椰子油的甾醇中含豆甾三烯醇4.5%,豆甾醇及巖藻甾醇31.5%,α-菠菜甾醇及甾醇6%,β-谷甾醇58%。

2.7 功能主治

治疥癬,凍瘡

①《華夷花木考》:"祛暑氣。"

②《粵志》:"療齒疾,凍瘡。"

③《中國藥植圖鑑》:"搽神經性皮炎。"

2.8 摘錄

《*辭典》

用到中藥椰子油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