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方法及內容
(1)詳詢病史,包括有無過敏史,詳細檢查全身及眼部情況,除外嚴重的心、肝、腎疾病及眼部屈光間質混濁。
(2)被檢眼充分散瞳,使瞳孔直徑能達8mm爲宜。常用睫狀肌麻痹劑爲複方託品酰胺、0.5%新福林和1%後馬託品,反覆滴5-6次。
(3)造影前30min給患者服抗過敏藥,如撲爾敏4mg或異丙嗪25mg,止吐劑如維生素B620mg或甲氧氯普胺(滅吐靈)10mg。並向患者解釋注藥時可能出現一過性噁心,保持鎮靜合作。
(4)準備10%熒光素鈉溶液5ml或20%溶液3ml,熒光素鈉稀釋液(無菌生理鹽水4.5ml加於10%熒光素鈉0.5ml內)抽入空針內備用。
(5)將照相機準備妥當,患者取坐位,頭部固定,位置調整合適。在注射熒光素鈉之前先攝眼底普通照相及加用激發濾光片和柵濾光片的對比照相。
(6)在患者肘部常規消毒後作靜脈穿刺,用8號針頭先緩慢注入熒光素鈉稀釋液,待10min、15min後如無反應,調換含有10%或20%熒光素鈉的注射器,快速注入(2s-4s),同時開動照相機拍照。
(7)告知患者在24h內尿液呈黃綠色,是爲排出的藥液,不必恐懼。
(8)造影需在暗室進行,爲預防意外,須備有必要的急救藥品如腎上腺素、氨茶鹼、氫化可的松注射液及器械,如血壓計、聽診器、氧氣筒、開口器、輕便手持復甦器、靜脈輸液器等。一旦需要,可立即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