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辭典》:蠅虎
2.1 出處
《綱目拾遺》
2.2 拼音名
Yínɡ Hǔ
2.3 別名
蠅狐、蠅蝗、蠅豹(崔豹《古今注》)。
2.4 來源
2.5 原形態
體小,長約1釐米,全身被絨毛,背面有黑色或灰黃色的斑紋。頭端有細小的口;單眼4對,位於頭胸部背側的前端,以2、2、4排成3列,第1列的2個單眼最大。頭胸部呈四角形,下有附肢6對,第1對呈螯狀,內有毒腺;第2對爲腳須,如觸角,雄性末節膨大成交配器。其他4對爲步足,粗短,跗節末端有爪2枚。腹部較狹,前腹有生殖孔及生殖板,尾端有疣狀突起的紡錘突,內通紡績腺,能分泌粘掖而抽絲。
營單獨生活。雖能抽絲,但不結網,白天活動,常見於窗戶、牆壁等處。善跳躍,以獵捕蒼蠅爲食。
2.6 功能主治
《綱目拾遺》:"《徐順之驗方》雲,調血脈,治跌打損傷;取蠅虎數個,研爛,好酒下。"
2.7 摘錄
《*辭典》